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2020年11月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中山第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这是中山城市竞争力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也是中山全民文明程度的客观反映。市政协委员谌勇提出,作为这个国家级文明城市未来的主人,中山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外的用语却令人担忧,失去家长和老师的监管,孩子的用语有时并不符合他们学生的身份。
谌勇认为,学生粗俗的用语可能来自网络、身边人甚至是父母不经意间的发言,而学校是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教师应重视校园的语言环境。因此,谌勇从多个角度提出建议:
第一,家长以身作则、坚决不在学生面前使用不文明用语,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让孩子及时理解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危害性;
第二,学校可建立对不文明行为一次警告、二次检讨、三次黑名单公示的惩戒机制,老师切实起到校内监督、制止、劝导的职责。在坚持制度教育的同时,老师也可通过生动方式引导孩子以文明用语替代不文明用语,同时也可通过家校联动加强教育和监督,拒绝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发起文明用语倡议书,从政府层面重视、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用语,在社会上也建立倡导公共场合使用文明用语、杜绝不文明用语的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中山日报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陈家浩 实习生 唐雯静
◆图、视频摄制+/见习记者 陈晨
◆编辑: 曾嘉慧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