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山200余公里外的肇庆市德庆县永丰镇河村,曾是省定贫困村,贫困户有50户145人。2016年起,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下称“中山建行”)与中山市委政法委、市武警支队组成联合帮扶工作队定点帮扶河村。中山建行发挥金融机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建立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实施金融扶贫。
如今,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从不到3300元增长到10494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50000元。2019年年底,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河村也从省定贫困村序列中出列。
●因地施策|采用“造血式”扶贫模式
初到河村,中山建行驻村扶贫干部范文洪倍感压力。
为了帮助河村实现脱贫目标,工作组先后开展紫淮山、百香果、水牛、种猪、水果玉米、香芋南瓜、黑皮鸡枞菌等7个种植养殖项目,实施2个扶贫工作坊项目,形成“造血式”扶贫模式,逐步取得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成效。
▲联合帮扶队赴河村调研产业复工复产情况。
“以黑皮鸡枞菌种植为例,工作组在2018年投入帮扶资金46万元,建设冷库、加工车间和1800平方米菇棚,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依托中山的龙头菌菇企业提供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支持。”范文洪说,2019年,第一造黑皮鸡枞菌取得营业收入55万元,为贫困户提供12个就业岗位。
此外,工作组还指导创建了扶贫工作坊——“爱心车间”灯饰加工厂,为村民创造劳动岗位14个,满负荷运作可新增岗位35个。百香果种植基地、黑皮鸡枞菌基地、“爱心车间”等平台,为河村的贫困户提供了大量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山建行行长赖小平大力倡导消费扶贫,为职工食堂承包商“牵线搭桥”,采购扶贫农产品,既降低了采购食材成本,又保证了职工食堂的食材质量。不仅如此,河村的特色农产品还上线了建行“善融商城”网上平台进行销售,拓宽了扶贫的线上渠道。
通过一系列扶贫举措,河村的贫困群众逐渐活跃起来了,扶贫产业欣欣向荣,昔日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村民的脸上洋溢出信心和希望。
▲产业帮扶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万小企扶万农户|探索金融扶贫新模式
过去,脱贫工作往往采取“资金帮扶+就业帮扶”两种形式。近年,中山建行详细了解当地贫困户情况,并动员有资源、有能力、有意向的企业探讨“银+企+村”的金融扶贫模式。
“中山市穗浩园米业有限公司同意在当地成立合作社,我行提供信贷及资金支持,在河村开辟1000亩扶贫基地,由穗浩园米业提供种子和种植技术,河村的贫困户负责耕作,穗浩园米业负责择优收购稻谷和销售,最终实现‘贫困户+企业’双赢合作方式。”中山建行驻村扶贫干部范文洪说。
此外,中山建行选择扶贫商户的商品作为营销礼品开展“四个走进”工作。该项创新举措以“龙支付一折购”的形式开展“善融商城”扶贫优惠活动,运用银行卡交易、手机银行交易、善融扶贫交易等渠道,协助贫困地区做好农副产品销售,协助销售农产品约5000千克,带动河村贫困户实现收入增长。
▲扶贫干部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
2019年起,中山建行还持续开展“万小企扶万农户”普惠金融精准扶贫活动,选取低于全国农村贫困线标准平均水平、贫困农户多、脱贫任务重的县(市、区)的建档立卡贫困农户,邀请无不良信用记录、热心公益的优质信贷类小企业客户参与结对帮扶。
去年,中山建行发动147家企业落实扶贫资金294万元,对294户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其中,湛江市有208户,云浮市有56户,梅州市有27户,肇庆市有3户。
(商业推文)
◆中山商报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有生
◆素材来源/中国建设银行中山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