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美文大赛评委李春雷:我有使命记录当下最精彩的中国故事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07

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如刀。李春雷以报告文学作为报国之器,把握时代的心跳,书写新时代“史记”。

日前,李春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谈起自己的创作经历,李春雷说,报告文学就是要书写历史,记录历史,报告文学作家有使命有义务书写最当下最精彩的中国故事。他对2020南国年度美文大赛表示期待,他说,美文是社会永远需要的,希望借助大赛激励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实现文学美愿。


▲李春雷 资料图

“前线”是报告文学作家最好的位置 

从描写国有企业深层次嬗变和改革的《钢铁是这样练成的》到《宝山》,从以广东省委原第一任书记任仲夷为主人公的《木棉花开》到深入汶川地震灾区写就的《夜宿棚花村》;从《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到《乡村的笑靥》《索南的高原》;从精准脱贫题材的《金银滩》到深入武汉抗疫一线写出的《武汉纪事》……21部长篇报告文学、200多篇短片报告文学,李春雷紧跟时代步伐,用心做时代的记录者,书写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

今年2月26日,李春雷作为中国作协的特派作家深入武汉抗疫一线采访。在武汉的35天,虽也怀着对新冠肺炎病毒未知的恐惧,但作家要见证和记录历史的使命感激荡着他,李春雷近距离走进白衣“战士”,采访了“渐冻症院长”张定宇、“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抗疫最前线危重病房的90后护士张明轩等。身处寒冷的武汉、在窄小的房间里,李春雷坐在面包箱和牛奶箱摞起来的“椅子”上,写下了18篇作品,记录了众志成城抗疫的中国故事。“‘前线’是报告文学作家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最好的位置。”李春雷说。

 “鹰眼”“秀笔”写出好作品 

李春雷的作品既有大气磅礴的宏大叙事,也有温婉畅快的娓娓道来,无论何种题材,他都注重生动的文学语言、用真情、深情去关注和关照笔下的人物,使作品充满思想性和艺术性,让文章兼具力量美和艺术美。

李春雷说,报告文学就是要让“报告”和“文学”平衡发展、和谐发展,其中“报告”要到位,要真实、及时, “文学”要生动形象,让读者容易接受,“我把报告文学当作艺术品去营造、去创作。”

在短时间内屡屡创作出短篇报告文学精品,考验的是平时功夫。李春雷认为,报告文学作家是成熟的思考者,知识结构相对健全的知识人,更是学者化的知识分子,对这个国家和时代抱有积极向上的激情和热情。在写作上要敏捷,有新闻的“苍鹰之眼”和文学的“灵秀之笔”。李春雷说,自己从小就是文学爱好者,喜欢历史,有一定的文史功底,加上做过多年的新闻记者,并在报社各个部门做过,具备了新闻敏感和政治成熟,这些都为写好报告文学创造了条件。

 社会大众永远需要精品美文 

对于网络文学,李春雷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网络文学有着年轻人的视野,有着密集的鲜活的冲击力强的信息,虽相对严肃文学,出现的时间短,沉淀的时间短,但是对于“新生事物”应抱有欣赏、期待和希望,要鼓励、期待将来能出好作品。因为长篇的深厚的文学作品需要时间、积淀和严肃的态度去创作。网络文学作家可以向生活、向传统作家学习,以认真、严肃的心态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网络为作家作品提供了传播、交流的平台,希望能在网上与年轻的大脑交流,汲取营养,共同提高。

电话那头的李春雷,对中山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去过中山几次,那里是一代伟人孙中山的先生的故乡,我对中山先生和中山市怀着一种特别的景仰和敬意。”他说,中山文学创作活跃,文学群体正在崛起,并设置有一些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文学奖项,让人感觉这座城市不仅有自然的花香,更有人文的芳香。

对于2020南国年度美文大赛,李春雷说,无论从生活节奏还是大家的欣赏习惯上来说,篇幅较短的精品美文都是社会需要的。它应该有精致的美、成熟的美、纯粹的美,趋向极致的美,应该是高于“心灵鸡汤”的,有营养的、纯粹的,包含现代文明之光和传统文化芳香内容的,形式上珠圆玉润的作品。“这是一个理想的愿望,我觉得美文爱好者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走,去实现共同的美愿。”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黄启艳 见习生 陆倩柔
◆图/资料图
◆编辑:沙玉兰 
◆二审:彭晓剑
◆三审:岳才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7月15日零时起,员峰桥全封闭大修
13480人浏览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