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彩画,探索生命与自然
栏目:推荐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04-03

“病毒与人、生命之间的关系或许是因果,我们有责任去关注这种因果关系,谁打破了天地间的平衡?我以‘共存’之问为主题,因为蝙蝠与人是事件的当事者,故以此为自觉反思,自觉求赎。”日前,我市画家黄发策创作了岩画作品《共存之问,我们与它还能友好相处吗?》,以一种隐喻的手段表达了对疫情发生的思考,直接与间接地叩问人性。


岩彩画《共存之问,我们与它还能友好相处吗?》

“岩彩画较其他画种具有更强的材料性与天然性,依托于自然界的矿物材质,经提炼与磨制形成粉末状的色彩颜料,色泽千年不退。”黄发策表示,之所以用岩彩画来表达出画作的深意,是因为岩土的颗粒粗细色面重复叠加,色彩微差交叉渗透、覆盖与漏底相互衬托,画面形象的具象与抽象图式,使得画面丰富而厚重。

据介绍,岩彩画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以天然矿物颜料进行绘画的一种语言方式。相较于水墨创作的即兴,油画的理性,岩彩画的创作更注重的是制作的美感。其独特的材质语言带给画面更多的偶然性,独有的文化基因具备多向延展的可能,延伸出更大的创作空间,这样对未来无限可能性的探索成为在创作研究过程中令黄发策最为着迷的地方。黄发策表示,岩彩材质粗大色泽浓郁,自然而然的把细线结构变成了大色面结构,把虚空背景变成实体背景,让纠结于细枝末节的心灵开始关注画面整体的抽象语言结构,如图形的方圆转换穿插透叠,色彩的微差对比精神寓意,材质的轻薄与厚重,细腻与斑驳,闪光与乌光……渐渐进入以形式本体直接表意的现代思维空间。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文+/记者 柯颂
◆编辑:詹琪琳
◆二审:蓝运良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全市暴雨预警降级为黄色
13265人浏览   2025-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