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逐渐逼近广东,其带来的强降水可能引发城市内涝,中山市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9月23日上午,本报记者带着这一疑问,实地走访了白石涌外排泵站和中嘉污水处理厂,深入了解全市应急排涝装备配备情况。

在白石涌外排泵站,记者看到,三台“迷彩绿”的应急指挥车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据中山市水务局市政排水事务中心副主任刘劲芝介绍,这三台应急指挥车将在排涝积水严重时首次投入使用,作为现场移动指挥平台。这些应急指挥车的底盘比一般车辆要高,此前一直处于养护阶段,如今已做好准备,可在台风“桦加沙”期间应对积水较深的区域。
刘劲芝说:“一般来说,我们在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发布后,便会打开泵站帮助快速排水,但若遇到瞬时雨量过大、排水系统超负荷等情况导致积水时,也会安排人员到位进行研判并做进一步处理。”目前,中山市共有144个在册积水点,分散在各镇街,而中山市水务局将动态收集数据,并做好积水简报更新,以便统筹全市的积水排涝工作。
除了“迷彩绿”的应急指挥车,中嘉污水处理厂内还停放着数台大排量排水抢险车,其排水能力从500到1000立方米每小时不等。

据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车辆管理员林柏涛现场介绍,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前,公司已按照统一部署做好了排水疏通工作。“在理想情况下,雨水会顺着城市排水系统排出,但对于地势较低洼的地区,如车行隧道,如果发生积涝,将第一时间听从市里统一调度,进行排涝,保障市民正常通行。”林柏涛补充道,这些不同型号的排涝泵车可根据积水面积、积水深度等实际情况灵活调配,快速提升积水区域的抽排效率。
记者了解到,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根据省应急工作会议精神,中山市水务局加强了灾前检查和准备工作,派出11个工作组,对受台风影响较大的镇街、全市在建工程、内涝点等防风防涝重点区域进行了全面检查。

同时,中山市水务局落实防汛“三个责任人”制度,预置应急队伍和物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在内河水位调控方面,雨前兼顾防内涝与防风暴潮需求;雨中则利用低潮期开闸排水,视情启动泵站协助排水。此外,科学做好水库调度,每日动态分析水库纳雨能力,按不低于150毫米的纳雨能力进行预排,并及时通知下游单位。在排水设施巡查和布防方面,加强排水管网及边井清疏,全面检查排涝水泵和闸门等设备,保障设备在暴雨时正常启停,重点检查在建工程对现有排水管道实施的封堵设施,及时拆除封堵或围堰。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