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处场所安置避险群众1980人!中山全市室内应急避护场所均已开放
栏目:要闻 来源:中山+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徐小聪 万双双 发布:2025-09-23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超强台风级)预计将于9月24日中午至半夜以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在广东珠海-徐闻登陆。9月23日18时,中山市气象台将全市台风预警信号升级为红色,市三防办同步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至Ⅰ级,全市进入紧急防台风、暴雨期。

目前,全市上下闻“风”而动,一场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御战已全面打响。截至23日晚8时,全市各镇街的室内应急避护场所均已开放,已有85处场所安置避险群众共1980人。

石岐中学体育馆内,群众正在休息。通讯员供图

记者了解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镇街、各部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要求。自9月22日起,中山全市各镇街、各部门就开始有序组织重点区域人员进行安全撤离,所有在重点区域居住的群众都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转移工作,转移至就近避护场所居住或到亲戚家暂住。目前,全市各项防风防汛措施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落实。

防御台风,关键在基层,成效看落实。石岐街道闻“风”而动,21日晚参加市相关会议后立即启用了石岐中学体育馆和9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应急避护场所。随着实际需求的研判,23日又新增岐江实验小学作为避护点。截至23日下午5时,该街道应转移的2143人已全部完成转移,其中192人到石岐中学体育馆和岐江实验小学避险。

“我们体育馆三楼这个室内避护点,面积有1200平方米,可容纳人员约400人,折叠床、被褥、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都已准备,社区应急医疗人员也已入驻,可为入驻群众提供安全保障。”石岐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转移至石岐体育馆主要人群为在建工地工人。从目前情况看,石岐街道辖区避难场所可满足需求,并预留了其他学校作为备用避护场所。与此同时,该街道还提前预置抢险救援力量,组织公安、专职消防队、民兵应急分队、市政部门、综执局等9支抢险救援队伍635人全天候待命,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高效救援。

更细微的关怀渗透在社区网格。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综合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连日来奔波不息。“我们通过微信群、公告栏等多种渠道,持续向居民发布最新台风动态和防范提示,以及社区24小时应急联络方式,确保信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该党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敬秀娥告诉记者。目前,香山古城已启动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10人临时避险,并储备了基本生活物资。截至23日晚6时,香山古城已累计出动141人次,重点排查危房196间、施工工地23处,发现并协调处理广告牌隐患1处、危墙6处、危险大树11棵,提前修剪树木29棵,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

工作人员在排查施工工地。通讯员供图

目前,香山古城已全面排查377名困难群众的情况,对其中13名需要转移的居民已完成安全转移。“如有特殊困难群众不愿转移或安置有难处,社区将视情况安排临时住宿,全力保障每个人的安全。”她表示,接下来,香山古城综合党群服务中心还将运用“城市大脑”系统监控辖区积涝、各排水口与渠口井盖情况等风险情况,加强值班值守,筑牢防汛抗风安全屏障。

位于中山南部镇街的三乡镇,防风工作同样细致入微。三乡镇乌石村党委书记郑劲生告诉记者,他们已提前对全村进行全面摸排,摸排出有19位群众住在地势低洼区域,已于23日晚上8点前全部完成转移至乌石村委会二楼避护场所。“我们还增开了载德小学作为应急避护场所,可容纳三四百人。目前所有所需的生活物资,比如床、被子、饮用水、八宝粥等都准备好了。”郑劲生透露,自22日起,乌石村已通过村里设置的应急广播系统在村内不断进行“大喇叭宣传”,同时借助微信公众号、网格员上门逐户引导等方式,确保防御台风信息应知尽知,人员应转尽转。

三乡镇乌石村党委正转移独居老人,为老人锁好家门后带他到应急避护场所过夜。通讯员供图

“打风了,收拾好重要物品,把窗户加固好,锁好门就回去”“好的好的,多谢关心”……这样的温馨对话,来自三乡镇圩仔社区。该社区组织村干部和志愿者上门走访,将台风信息传递到每家每户。据悉,针对圩仔正街等危房较多区域,该社区工作人员早在前一晚便开始逐户上门,耐心劝导居民转移避风。待所有群众安全转移后,相关区域将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编辑  袁凤云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