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办事项增至800项,两地融合发展不断提速
栏目:要闻 来源:中山+ 记者 陈雪琴 通讯员 欧阳爱琼 发布:2025-09-02

9月2日,记者从中山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获悉,近日经深圳、中山两地联合梳理,“深中通办”事项已增至800项,相比去年新增65项。新增事项重点聚焦于公积金、人社、医保和市监等高频事项领域。

“深中通办”事项已增至800项,新增事项重点聚焦于公积金、人社、医保和市监等高频事项领域。受访者提供

目前,广大市民在中山可办理388项深圳事项,在深圳则可办理412项中山事项,服务范围广泛,涵盖商事登记、经营许可、高校毕业生青年就业服务、人才入户、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卫生、住房公积金等常见办理事项,持续推进无差异办事环境的打造。

在众多受惠案例中,深圳市民陈先生便是其中之一。陈先生长期在中山工作,前段时间生病住院,产生了一笔医疗费用需要报销。以往,他需要在深圳和中山之间来回奔波,准备各种材料,手续繁琐。但如今借助“深中通办”服务,他只需在中山当地的政务服务窗口提交相关材料,通过两地的协同办理机制,很快就完成了医保报销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精力。陈先生感慨道:“以前办这种异地医保报销,我至少要请假专门跑两趟,现在就在中山就能一站式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而在公积金领域,中山居民吴女士也切实享受到了“深中通办”带来的福利。吴女士在深圳工作多年,缴存了住房公积金,如今想在中山购买首套房。按照以往政策,她在公积金贷款等方面会面临诸多限制和复杂手续。但随着“深中通办”事项的推进,特别是公积金政策的互通,吴女士在中山购房时,可享受与中山本地缴存职工同等的公积金贷款待遇。从贷款资格认证到额度复核,整个流程高效便捷,吴女士顺利拿到了公积金贷款,实现了自己的购房梦。

深圳、中山两市已建成深中融合互动专区,推动平台公共服务双向整建制进驻。受访者提供

值得关注的是,依托“i深圳”“深小i”和“中易办”公共服务平台,两市已建成深中融合互动专区,推动平台公共服务双向整建制进驻。其中,“深小i”作为深圳于2025年新上线的AI政务助手,依托“i深圳”App及公众号提供服务。该系统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整合了国家、省、市三级政策文件及实际案例数据,覆盖企业开办、社保医保等71类场景,能够实现深圳政策解答、办事指引与诉求响应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和群众办理深圳事务,有效解决政策获取不便、理解困难、办理复杂等问题。

随着“深中通办”事项的不断增加和服务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像陈先生和吴女士这样的群众在异地办事时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深中两地的融合发展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速推进。


编辑  何淼 二审  朱晖  三审  吴森林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