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市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小榄镇在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基层综合治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有了纠纷怎么办、解决问题哪里快、谁能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服务……这些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小榄镇通过深入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努力交出了“高分答卷”。
“1”站服务
建强枢纽管平安护稳定
作为“1+6+N”工作体系中起总统筹作用的“1”,小榄镇综治中心设立于风景秀丽的小榄江滨公园内、小榄水道旁。选址此处绝非偶然,而是希望以更充分的空间、更涤荡心灵的环境,帮助前来反映问题、解决矛盾的群众能够情绪舒缓、心平气和地理性沟通。
按照市级规范标准,小榄镇不仅对综治中心内外环境、设施设备进行了优化升级,更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网格和大数据事务中心等机构深度融合,完善“首办负责”“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为群众打造“一站式”平安法治服务窗口。
面对一些社会常见易发、群众特别关注的矛盾问题,小榄镇在综治中心基础上开拓出全新品牌项目——小榄镇菊城“和·安”暖心驿站,驿站下设“家事暖心阁”“职工暖心坊”“道交暖心站”“物业暖心居”“医疗暖心室”“综合暖心点”等6个调解工作室和1个速裁法庭,为婚恋家事、劳动争议、道路交通、建筑物业、医疗争议等纠纷类型开设“专科门诊”。
“我们非常理解你的愤怒,但争吵不能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依法调解、理性协商!”当看到几名群众在镇综治中心群众接待大厅激动叫嚷着要让企业“给说法”时,小榄镇综治办主任、菊城“和·安”暖心驿站专家库成员梁汝坚第一时间上前劝说,并将几人引导到“职工暖心坊”,了解到市民小李在工作期间不慎受伤致残,身心健康和家庭经济都受到了很大打击,便向镇综治中心求助。梁汝坚运用丰富的调解经验,既向其讲明政策法规,引导劳资双方就补偿问题理性沟通、依法办理;又耐心开展心理疏导,逐步解开小李“受伤后就是废人”的悲观心结;更主动链接有关帮扶政策,成功为其申请了一笔扶助资金,并协助其寻找合适的新工作,最终小李满意而归。
“一站式”服务实现矛盾问题“事心双解”,这样的事例在小榄镇综治中心比比皆是。小榄镇邀请人大代表、法官、律师、社工等力量共同组建“专家库”,以常驻、预约随驻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信访调处、诉前和解、快审速裁、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努力实现“一站式高效解纷,一门式暖心服务”。
2024年1-3月,菊城“和·安”暖心驿站共调解复杂案件17宗,调解成功率100%,涉及金额130余万元。
“6”方协同
政法合力增效能解难题
“感谢盛丰社区警务室神速破案,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挽回了我的损失!”近日,“平安厅”信箱收到群众黄女士发来的感谢信,同天,盛丰社区警务室也收到黄女士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原来,盛丰社区警务室接到黄女士报案,称自己停放于路边车位的爱车被恶意刮花车漆。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联系技术部门调取现场监控、排查线索、收集证据,并迅速锁定嫌疑人李某,将其传唤到社区警务室接受调查。经查,李某曾因停车问题与黄女士发生争执,故心生怨恨,故意刮花其车漆。经社区民警耐心调解和批评教育,李某向黄女士赔礼道歉并表示愿意承担黄女士车辆的维修费用,双方达成和解。
小榄镇率先启动“两队一室”基层警务改革,目前已实现全镇26个村(社区)警务室建设全覆盖。社区警务队与村(社区)委员会、治保会合署办公、一体运作,公安民(辅)警与村(社区)治安员、网格员、调解员联勤联动;以“警校共建”“警企共建”模式,组建“香山义警”队伍5682人,联合驻村法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楼栋长”等力量,共同织好“警企商民”群防群治大网络,大大提高了“警调对接”效能。
2023年以来,小榄公安出动警力参与矛盾化解近1.4万人次,妥善化解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村务纠纷、劳资纠纷、经济纠纷等超1.08万宗。
小榄镇充分发挥辖区内设有基层法院、检察院的优势,与其签订多元解纷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健全矛盾联动调处、诉访分离、监督建议等机制,发动法官、检察官担任“专家库”成员,全力在“诉调对接”“检调对接”方面真抓实干。在市司法局指导下建立《“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综合网格员”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普法宣传、参与社会治理等工作,以“四员一体”实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菜单式普法”。
网格力量也是基层治理重要抓手之一,小榄镇科学划分210个综合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422名,细化179项入格事项,推进省“粤平安”综合网格系统落地,实现各级数据对接转换、各类要素动态掌握、网格事项高效办理,切实提升风险隐患预警预防能力,今年以来,共通过“粤平安”系统共上报违法犯罪、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类型事件18101件,办结率100%。
一日,群众黄某与邻居就两家门口的公共空地使用问题产生了纠纷。“你不让我种树,我也不让你停车!”两家人争执不下、势如水火。关键时刻,社区网格员通过“粤平安”平台上报了案件,通过“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多个职能部门立即响应、联合介入,依法清理了占地植物和杂物,并组织两家人多次开展调解促和与警示教育,最终通过在空地栽种由社区统一管理的公共绿植的方式,成功化解了该起邻里纠纷。
小榄镇创新建设基础信息平台(即“菊城蓝马甲”系统),加强基层社区治理“人、地、事、物、组织”等治理要素的采集入库和分析管理,形成动态更新的治理数据“账本”,实现一个系统管人管事管风险。截至3月底,已采集更新标准地址、人口、出租屋、企业等类型基础数据731713条。
“N”方聚力
多元共治促和谐聚民心
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小榄镇与市司法局合作,联动各商协会,成立中山市北部(涉企、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咨询、司法鉴定、商事调解、合规指引等“一站式”服务,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共安排律师坐班服务48次,服务时长168小时;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沙龙活动3场,法治巡回讲座7场次,收集跟进企业法律需求12条。
在小区治理方面,小榄镇在龙山华府、可逸豪苑、御海阳光花园等11个物业小区创建了“红管家”工作室,工作室通过党建引领构建起“村(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的联合共治体系,充分激发居民党员、热心群众的自治积极性,推动小区事大家管、协商办。其中,位于东城社区的可逸豪苑“红管家”工作室针对小区内少数民族居民众多的特点,主动联合专注于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支持与纠纷调解的“石榴籽”心灵驿站,通过社区、物业、“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以及社区顾问律师,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纠纷调解等服务。截至目前,已为小区居民联合调解案件13宗。
“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修复了与丈夫的关系,顺利在小榄扎根。”老家在湖北的当事人与丈夫因异地务工长期分居出现婚姻危机。小榄镇综治中心联合镇妇联及律师、社工等力量,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并联系爱心企业为其找到了一份离住处不远、可以灵活就业的“妈妈岗”工作。目前,当事人与丈夫的婚姻状况逐渐稳定,一家人在小榄镇幸福工作生活。
针对近年居民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特点,小榄镇积极推动菊城“和·安”暖心驿站中的“家事暖心阁”与“粤心安”、“舒心驿站”等心理服务平台有机整合,联动心理咨询师、巾帼志愿者等力量充分参与,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妇女儿童提供专业便捷的情绪疏导、矛盾调解、关系调适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共提供心理咨询86人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9人次,转介心理疾病7人次,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70次。
编辑 汪佳 二审 曾淑花 三审 陈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