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好书共读:弘扬中山文化之美
栏目:要闻 来源: 发布:2022-07-29

新闻回顾:“胡波先生深耕中山历史文化多年,是当之无愧的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他不仅将自然史、社会史、人文史等糅合在《中山简史》中,更将文、史、哲糅合在书中,这在史志体例上是个很大突破,且难度极高,在内容上也做了大胆填充。”7月26日,中山日报原总编辑、中山市作协名誉主席郑万里的评述,拉开了中山作协“好书共读”第二场读书会的序幕。中山知名学者胡波的《中山简史》一书成为本次读书会热议的焦点。(7月26日 中山+客户端)

孙中山先生曾提倡:“发扬吾固有之文化”,理解其关键在于发扬,当立足于中华文化,更具体是地方文化。知名学者胡波先生的著作《中山简史》恰好契合了这句话的要义。作为中山本土少有的专家型文化学者,胡波先生是著名高校的历史学博士,毕业后扎根中山数十载,工作与文化密切关联,拥有担任高校教授、政府部门领导的经历,在孙中山文化资源、香山文化研究方面建树良多,称之为中山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呈现者和传播者,可谓是名副其实。再回归到著作本身,《中山简史》并非一部简单的文化作品,需要历史学专业背景,也要具备学术研究水平,讲究言之有物,还要据之有理,这些特点在著作中都充分体现了出来,难能可贵的是没有拘泥于此,还考虑到了融合中山历史、人类、文化、社会、哲学等知识的可读性及普及性的统一,集历史感、文化味、知识性于一体,能够获得各方好评,也是一种实证。

中山作协推出“好书共读”读书会,主推本土作家、专家的著作,是通过有形载体展示中山本土文化,根本是服务于文化兴城,让富有特色的文化能够更好地走进人们的生活,这种发扬美化之美的形式,体现对增强本土文化自信的重视,相信能够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首先是服务作用,以著作共读这一有形载体,推广中山本土文化,服务于文化兴城,为广大市民提供“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食粮,通过多种主题、多种类型的著作共读,努力呈现和传播本土文化形象,是可以直接体现出城市文化气息,有效丰富文化生活的手段,也是服务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帮助本土文化形成更加立体、多元的形象。

其次是启迪作用,所谓文以化人,共读者往往对文化具有热爱之情,或多或少有文化爱好,乃至文化创作的意愿。胡波先生的著作特点鲜明,突破了既有的史志体例限制,对普通读者而言,提供了一种从全新角度关注了解中山历史的机会。此外,作者分享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创作思路,则对本土文化爱好者是种启发,启发怎样去呈现客观真实的文化之美,思考如何将抽象的文化意象转化为可读可感知的精神享受,并且用作品再次告诉外界:中山是一座拥有文化富矿的城市,值得发掘和研究。各方要重视和呵护本土文化人才,让本土有能力发掘、呈现中山文化之美的人才、团队有机会脱颖而出,丰富中山的文化成果,发扬中山历史与文化。

最后是激励作用,让公众看到中山历史文化的独特与厚重,价值所在,以及文化多元展现的无限可能,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同时,激励更多本土文化的爱好者、研究者要做个有心人,增强呈现文化之美的能力,在相同的一条历史文化长河,可选取的创作素材众多,要敢于打破惯性思维,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多角度、多形式创作和展现中山的本色文化之美,使文化兴城的有形载体更加厚实。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 文果 
◆编辑:  陈彦
◆二审:  朱晖
◆三审:  苏小红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人都在“卷”英语,因为......
推荐 9394人浏览   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