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围百年老校近十年违建被拆!沙溪启动古旧建筑保护复原行动
栏目:要闻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1-12-22

两间违建大棚,挡住了建校88年的岗背小学大半的面容,也尘封了一段民国时期华侨捐资建校的动人故事。12月16日下午,随着拆违的指令响起,包围了岗背小学近十年的大棚终于退出历史舞台,中山市沙溪镇复原古旧建筑的系列行动也就此拉开序幕。

拆去违建
“蒙尘明珠”即将重现辉煌

“大家动作都快一点,一定要尽快拆完!”拆违现场,沙溪镇康乐村岗背村小组组长陈浩明一边叮嘱现场工人加快进度,一边说起了这间学校的历史。

岗背小学是由岗背村旅美华侨陈滚、陈巧于1933年捐资兴建的,学校的建筑图纸由在美国的华人工程师陈金设计,全为西式三层的建筑,其拱顶为西班牙式,但注入了中国的元素,部分建筑材料由檀香山运回家乡,从规划、布局到选材,均由陈滚亲自督办。学校建成半个世纪以后,校舍亟需重修。以陈守维为首的旅美岗背华侨于1985年,发扬华侨捐资兴学的光荣传统,又捐资折计约30万元人民币重修岗背小学。

“在那个年代,这所学校算是非常漂亮的了,跟个大花园似的。”陈浩明指着岗背村小组办公楼外墙上的一幅巨画说,这便是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还原了学校当年的风貌。而村小组办公室内的墙上,也同样挂着一幅原版照片的复刻版,陈浩明介绍,这是旅美华侨当年拍摄之后特意送回给村里的,希望后人能够记住这所学校的模样,继续发扬父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关心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

据陈浩明介绍,约在10多年前,岗背小学合并到了新的康乐小学,这里就变成了现在的康乐幼儿园,门口的两个大棚就是从那时建起来的。经过一天的拆违行动,学校门口的位置已经清理干净,但与原始模样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现在只剩下我们村小组这栋办公楼没拆了,到时候我们会按照老照片改成一座碉楼,彻底恢复学校当年的模样。”陈浩明相信,经过一系列修旧如旧的改造,这里必将成为沙溪镇又一处“网红打卡点”。

加强养护
让百年老树为后人遮阴

加强古树保育管理水平,也是此次行动的一部分。在涌边村内,有一棵树龄达600多岁的古樟树,因为有关部门养护得当,长势良好。“镇里的园林部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给树做保养,每一次保养我都会在旁边看着。”77岁的李国添是这棵古树的忠实守护者,据他回忆,1958年时中山造船厂曾开着拖拉机来村里,想要砍掉这棵树拿来做船,村里没有一个人同意,大家都认为这棵树就是村里人的根,谁也不能动。他希望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未来这棵树能够长久地活下去。

据统计,目前沙溪共有53棵古树,每年古树的维护费用约5万元,有专职人员每月各进行一次常态化巡查,查看古树的生长状况、萌芽状况、是否有病虫害、是否有枯枝等生长情况,并委托专业公司根据每棵古树不同的状况,每年安排2次合适的日常养护。

沙溪镇共有文物保护单位及不可移动文物点52个,其中省保1个,市保7个。还有61个碉楼,2个旧宅。沙溪镇镇长黄景辉表示:“隆都文化是沙溪独特的瑰宝和发展的优势。沙溪镇政府将高度重视古建筑和古木的保护工作,以保护尊重历史,以保护传承文化,在保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接下来,该镇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保护还原古旧建筑行动,重现隆都历史文化辉煌。同时不断加强古树的病虫害预防、肥水管理等精细化管理水平,积极寻求市园林管理部门对保育古树的资金补贴支持,推进沙溪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图+/记者 冯明旻
◆编辑:唐益 
◆二审:蓝运良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周知!员峰桥将全封闭施工
13491人浏览   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