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年的筹建,作为中山市首个高精尖领域硕博联合教育培养基地的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于日前迎来了首批181名硕博生,他们将深入中山光电企业开展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同时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今年的“3·28”中山投资经贸交流会上,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与长春理工大学共建的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中山火炬发开区。
据了解,光电学科群一直是长春理工大学的特色学科,设立中山研究院,目的就是借助中山丰富的光电产业资源,将学校的优势光电学科群建设融入国家光电产业聚集地,拉紧粤港澳大湾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联通纽带,促进光电产业发展,增强引才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丽娟介绍,自签约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研究院无论是在住宿、教学、科研,还是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进展都十分迅速。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层面的重视,除了将研究院的落成作为攻坚克难的项目外,火炬区还专门委派三名党工委委员担任行政副院长。长春理工大学方面也倾尽全力,派出的科研团队皆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各自在纳米检测、医工交叉、无人系统、激光技术等领域颇有建树,为研究院的师资队伍注入了强大力量。
在该研究院的16楼,设有10多个教授工作室,每个工作室由一名教授带着硕博生组成专业团队开展技术研究。这些教授中,不少在光电技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目前,我们研究院已与中山11家企业建立起研究生联合实践培养基地,包括联合光电、新诺科技、弘景光电、香山微波等。”李丽娟说,研究生们将在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实践学习和科学研究,研究院会根据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以及企业的研究方向,进行双向匹配导师,让二者更完美地融合。研究院也正着手创建15个实验室,眼下每个实验室均与本地光电企业进行了签约,它们将作为孵化器,产出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孵化一批高科技企业,以及一批在光电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李丽娟表示,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光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整个光电行业对于高端人才可谓“求贤若渴”,且需求量大。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过去,中山企业想要招揽硕博人才并非易事。“现在我们打通了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渠道,通过合作让企业自己培养人才,既解决了企业用人的大问题,也为整个光电产业的发展积蓄了能量。”对于研究院未来的发展前景,李丽娟充满信心,她预计未来3年内入驻中山研究院的硕博生会达到1000人左右。接下来,该院还打算依托科研团队和实验室,在火炬开发区留创园挂牌成立长春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大湾区园。
畅想未来,李丽娟表示,希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由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光电产业联盟,建立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产业园,让光电产业能成为中山的一张新名片,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作贡献。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付陈陈 谭华健 徐世球
◆图+2/记者 夏升权
◆编辑:汪佳
◆二审:朱晖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