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淡水鱼如何“游”到澳门市民餐桌?两地记者凌晨接力记录→
栏目:人文 来源: 记者 黄启艳 陈雪琴 杨骐玮 吴森林 澳门大众报记者 李声棠 发布:2024-12-19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凌晨两点半,喧嚣了一天的城市进入梦乡。

位于港口镇中顺大围的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水出”)港口铺锦水产养殖基地(以下简称“铺锦基地”)灯火通明,55岁的陈荣昌和同事们陆续上岗,他们戴上安全帽,穿上雨衣、雨裤和水鞋,为收鱼做准备。为了让澳门市民能够在早市上买到最新鲜的活鱼,凌晨的忙碌是几十年来的常态。

从1955年开始,中山向港澳供应鲜活农产品,近70年来从未间断。自澳门回归以来,中山约有40万头活猪、10.5万吨水产品、28.5万吨鲜蔬菜等优质农产品运往澳门市民的餐桌,体现了两座城市之间的一衣带水、相依相伴。

从1955年开始,中山向港澳供应鲜活农产品,近70年来从未间断。记者 黄艺杰 摄

2024年12月17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前夕,中山日报全媒体记者和澳门大众报记者联动,从铺锦基地开始,循着一条运鱼路,了解中山活鱼从中山塘头到澳门餐桌的全过程,携手接力讲好中山淡水鱼供澳的背后故事。

3:00 收鱼

当日凌晨3时,气温显示14℃,呼呼的北风直往人身上钻。陈荣昌和同事撑着小船在固定位置下网。41岁的吊机手苏勇飞与同伴将一辆半自动吊机固定在鱼塘边。其他工作人员,搬鱼桶、检查氧气、核对订单户信息等,各司其职。中山海关驻石岐办事处查检一科科长潘星和同事也来到了塘头,他们每天都要对输澳活鱼“体检”并放行。

凌晨时分的捕鱼现场,大家各司其职。记者 余兆宇 摄

3时20分,中山水出澳门运输车队长麦铨洪驾驶着货车停靠在鱼塘边。工人们开始收网。渔网越拉越紧,最后缩小到塘头边上十多平方米的区域,鱼在网里翻滚跳跃。工人们站在齐大腿深的水中,伸手在冰冷的水中抓鱼,脸上满是鱼儿溅起的水花。多年的合作,同事之间已经形成默契。陈荣昌和同事们熟练而快速地将合乎规格的草鱼抛进鱼桶里,其他体型较小或不符合要求的扔回鱼塘。凭着几十年与鱼儿打交道的经验,他们不仅抓得准,还能在过手的几秒判断出鱼的重量。

家鱼被赶往一处,刮鱼工准备收鱼。记者 余兆宇 摄

鱼桶装到一定数量,苏勇飞操作吊机伸出“手臂”,将一桶桶鱼放在秤上过磅。吴坤枝戴着头灯坐在一张简易桌子前,摊开笔记本、摆好计算器开始计数。现场一旦发现数据与澳门订单有偏差,他会立刻叫停,并起身查看。司机麦铨洪和何锦全则在车厢里接住一只只鱼桶并按顺序摆放好。

一桶桶鱼放在秤上过磅后,即将被抬入车厢。记者 黄艺杰 摄

保障港澳市场供应,是一种责任。1955年,中山水出和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山食出”)成立,两家企业成立之初就承担着保障港澳同胞生活所需的任务。据中山水出塘鱼部经理丁红亮介绍,公司最初通过收购出口的业务方式向港澳供应鲜活农产品。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保证稳定供应,公司建设水产基地,并养殖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瘦身鱼”,之后还陆续兴建了水产品加工厂、罐头厂、预制菜工厂等,公司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对港澳市场也增加了加工制品、预制菜等品类。

在中山水出港口铺锦水产养殖基地,中山海关人员现场抽查活鱼。记者 余兆宇 摄

潘星和同事根据订单查看鱼的体表状况、品类、数量等,确认全部符合要求后,为货车加施海关封识。一年365天,除了台风天等极端天气,中山鱼都会准时地出现在澳门市场上,出口前都须海关把关。潘星介绍,中山出口澳门的淡水水生动物约占澳门市场6成。据统计,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中山供应澳门的水生动物约10.5万吨。其中,中山水出每天约有4吨淡水鱼供澳,占全市供应量的50%。目前,中山水出每天有两辆车开往澳门,分别从铺锦基地和坦洲基地出发。

将一桶桶活鱼吊上货车。记者 余兆宇 摄

4:00 出发

凌晨4时,麦铨洪和何锦全换下水鞋,穿上运动鞋,登上了货车,记者和他们同行。装载着近2300公斤活鱼和400多公斤冰鲜产品的货车缓缓驶出铺锦基地,在夜色中开往珠海。

麦铨洪手握方向盘,专注地看着前方,车子在他熟悉的路上行驶。他说,以前从塘头出去的路是土路,遇到下雨泥泞不堪,他要开得极为小心。如今路网发达,加上通关速度提升,去到澳门的时间最快两个多小时。

装满中山水出供澳活鱼的货车经准许通过闸口后,缓缓开进停车场。记者 余兆宇 摄

凌晨4时的道路非常安静,偶尔有车,两旁的建筑物在夜色中只有快速闪过的剪影,对于麦铨洪来说,这条路走了15年,不用看路牌也能辨认出位置。遇到路口时,他会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即使开了34年车,还是要坚持安全第一,怎么能把车开得平稳、安全,我一直在学习、摸索。”麦铨洪说。

麦铨洪说,刚到中山水出的时候在下属加工厂工作,经常要在冷库搬运东西,后来,一位老师傅跟他说,你这么年轻为什么不去学门技术呢?一语惊醒梦中人,考虑到那时候会开货车的人少,麦铨洪就去学驾驶货车,并拿到了驾照。从23岁起,他在水出做驾驶员,一干就是34年,现在已经是公司资历最老的驾驶员。在公司的线路中,港澳线非常重要,由最有经验的驾驶员承担运输工作。15年前,麦铨洪从上一任退休的老师傅手中接过跑澳门线的“方向盘”后,一直干到现在。他认为这是一种信任,更意味着责任。

驾驶员是一份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15年来,麦铨洪保持了非常有规律的作息。每晚8时上床,大约8时30分入睡,次日凌晨2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先到水出公司位于小榄的宝平中转场提车,根据订单装运好冻品后驶往铺锦基地,大约3时20分抵达,装好活鱼后大约4时出发,约5时20到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排队,等待6时通关。每天凌晨中山水出和海关十几个人的忙碌,只为了载着活鱼的货车能够赶在关口开闸前排在靠前的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鲜的鱼送到澳门街坊的餐桌。

货车在珠海南屏收费站驶出,于5时21分到达拱北口岸。此时,天蒙蒙亮,街上有了三三两两的行人,关口前已经有装着农产品的货车排队。“今天车不算多。”麦铨洪停好车,松了一口气。

6:00 通关

拱北口岸出境通道铁栅栏缓缓打开,排队的车辆陆续驶入,来自中山水出的货车是第12辆,麦铨洪在入口处已得知没有接到查验指令,于是顺利通关。

拱北口岸工作人员检查冰鲜。记者 黄艺杰 摄

现场执勤的拱北海关隶属闸口海关监管五科副科长胡本钢对中山日报记者表示,供澳水产品讲究一个“活”字,为保障供澳水生动物快速高效通关,拱北海关创新实施“检疫前推,合作监管”模式,在口岸设立了“绿色通道”,引导企业用好预约通关,“一单两报”等便利措施,实现供澳水产品“即到即审,即验即放”,未命中查验的活鱼,从报关到出境,全流程仅需5分钟。

短暂停留后,麦铨洪驾驶着货车向澳门方向驶去。

6:35 抵达

早上6时35分,澳门大众报记者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宝兴码头看到,运鱼的货车抵达澳门塘鱼公司。老板陈伯洪和工人们早晨6时就开始做准备,十几个蓝色大桶一字排开,前一天晚上他的客户已提前确定了拿货量。货车一到,陈柏洪和工人们便开始争分夺秒地卸货、称重、加水、注氧,生猛的活鱼时不时跳出大桶,另一边,前来拿货的车辆络绎不绝,在旁等着装鱼。

中山活鱼运抵澳门卸货现场。记者 黄艺杰 摄

陈伯洪介绍,这车活鱼将分发至全澳8个农贸市场,客户会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将鲮鱼、鲩鱼、鳙鱼、罗非鱼等不同品种的鱼类进行搭配采购。从业40多年,陈伯洪已经熟知澳门各个市场周边居民的选购偏好,例如天气转冷,中山脆肉鲩的销量会更好,因为很多居民喜欢用它“打边炉”;冬至前后,大个头的鲮鱼备受青睐,街坊们常用来晒鱼干;春节前,居民们更愿意采购个头偏小的鲮鱼用来做祭祀贡品。“无论需求如何变化,来自中山的活鱼供给一直非常稳定。”陈伯洪说。

前来拿货的鱼贩,正在装鱼。记者 黄艺杰 摄

丁红亮介绍,大型商超、酒楼的拿货量较大,会委托运输公司负责转运,拿货量不大的鱼档,大多由档主自行前来取货。由于已经提前做好了称重装桶,客户到达现场即可及时取货,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0分钟。早上不到8时,300斤中山活鱼被送到了下环街市杜骚记鱼枱(“鱼枱”即鱼档),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档主杜志祥,他说,除了供市场零售,他们也会将鱼处理好后供给当地的食堂。“出于对品质的信赖,30多年来我一直采购中山水出供货的活鱼,和中山水出的员工成了朋友。”一位正在买鱼的老街坊对记者说,这么多年都在这里买中山活鱼,一般蒸着吃,“吃了几十年,吃出了感情。”

7时50分,天空湛蓝,阳光格外灿烂,又是晴好的一天。伴随着装卸结束,麦铨洪和何锦全再次登上货车,返程由何锦全驾驶,汽车朝着拱北口岸开去,一趟送鱼的行程顺利结束。

【策划】吴森林 黄启艳


编辑 侯海影  二审 王欣琳  三审 陈浩勤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推荐 8532人浏览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