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真功夫丨大涌刘家拳:“蠄蟧爪、虾公腰”
栏目:人文 来源: 发布:2022-01-0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大涌刘家拳人才济济。

【项目名称】
大涌刘家拳

【历史渊源】
 广东传统武术有五大名拳:洪、刘、蔡、李、莫,其中的刘就是刘家拳。
相传,它是清乾隆年间为湛江人刘生所创。
刘家拳属南拳,它于清朝末年传入中山,
随后盛行于中山的大涌、沙溪等地。

【招式特点】
短小精悍,步型稍高,步法灵活多变,
手法上有“蠄蟧爪、虾公腰”一说。

【动作要领】
三大基本功:桩功(扎马)、桥功和腰功。

 
[↑↑↑点击视频]

【拍摄手记 】

萧永定老先生精神矍铄,声如洪钟,身形矫健,拳拳生风,让人难以置信他其实已年近九旬。他是中山非遗传承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他说,自己八九岁的时候,就在村中的“超武国术社”和“中方国术社”跟随前辈学习刘家拳等南拳武术。


88岁的萧永定带领徒弟们操练刘家拳。

多年来,萧永定一直坚持练习和传承刘家拳,在上世纪80年代,还参与编著了《广东南拳名家——刘家拳》一书。但因时隔多年,此书目前在他手上仅存一本,且封面已不全。



萧永定编著的《广东南拳名家——刘家拳》。

 “食过夜粥”(粤俗语,指会功夫、懂武术)的武林中人,总会用生动、地道的方言来描述他们热爱的功夫,刘家拳中就有一句拳谚“蠄蟧爪、虾公腰”。我们在拍摄时特意请萧老先生和他的孙女、第五代传承人萧美泳一起来演绎这一动作特点。

◇蠄蟧爪
“蠄蟧”即一种蜘蛛,蠄蟧爪形容刘家拳的桥手快速敏捷。


◇虾公腰
指在腰力的运用上要有虾腰一般的爆炸力。 

虽然该非遗项目名称是叫大涌刘家拳,但刘家锤、刘家刀等也是刘家拳中的重要套路。其中,耍刘家刀比较突出的第四代传承人萧柱红,碰巧还是另一项“中山非遗真功夫”——沙涌马家枪主要传承人马钰泉的岳母。我们不禁猜想:倘若岳母女婿二人比试一番,刘家刀对马家枪,“王牌对王牌”的结果会是怎样?

大涌刘家拳的主要传承地中山市大涌镇南文社区是一条古村,拥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十九世纪中叶之前,南文村相当繁华,每逢农历初一、初四、初七,会有“南文墟”,当地商铺林立。村内目前仍保留着许多老建筑,如著名的萧氏大宗祠和龙王庙。


中山市大涌镇南文社区的萧氏大宗祠。

我们还跟着萧永定先生参观了他当年就读过的光裕学校,和他同岁的它如今保存良好,仍被使用,现为南文幼儿园的校舍。离学校不远处,还有一间过百年历史的水车馆。里面的消防车(村民称之为“太平车”)也保存较好,车上的村名和堡名仍清晰可见。


我们在网上找到一张拍摄于1948年农民节的老照片,那是南文村的村民在大祠堂前的合影。 可惜,这其中并没有萧永定。他说,当年刚好出外谋生了。

除了功夫了得,萧永定的人生阅历也相当丰富,他壮年时精于编竹,曾带领村民以此致富,那时候,鸡笼、猪笼、谷围等农具,甚至白石鸡场的大型养鸡竹棚,他都参与编制。他还曾远赴肇庆大量收购竹子,用船运回南文组织编制。他白天开工,晚上便义务教大家武术,“徒弟多得记不清”。


跟萧永定学习刘家拳的徒弟有不少新中山人。

南文人喜爱习武,盛行舞狮舞龙,至今如此。我们发现,在当下大涌刘家拳浩浩荡荡的成员队伍中,还有一些说普通话的新中山人。他们由此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中。

 


◆出品: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  中山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顾问:中山市文化馆  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制作:中山日报社  中山+   
◆总监制:伍学标
◆监制:徐小江 程明盛
◆统筹:陈浩勤 廖薇
◆编导、文+/舒饭 记者 廖薇 
◆图+8/记者 廖薇
◆图+3、视频摄制/陈家杰 
◆平面设计/翟莉莉  
◆编辑:廖薇
◆二审:张鹏
◆三审:陈浩勤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结束防汛(防暴雨)应急响应
11262人浏览   2024-05-05
雅令 | 古韵飞花令之立夏
原创 10755人浏览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