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丨补一堂广东音乐课,中山人也骄傲
栏目:人文 来源:中山日报 发布:2020-12-15


△今天上一堂音乐课,
三位高水准的年轻民乐演奏家,
为我们补上一堂广东音乐课,
同时怀缅过去包括中山在内的
一段粤乐好时光~
[↑↑↑点击视频]


□本期老师

段皑皑丨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和高胡独奏家
杨伟杰丨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


△段皑皑和杨伟杰在中山演奏

说到广东音乐,你会联想到什么?
是隔壁老伯家那把“咿咿呀呀”的胡琴?
还是《雨打芭蕉》《赛龙夺锦》等
反映广东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经典曲目?
或者是中山人的骄傲——粤乐大师吕文成!

也别以为爱听广东音乐的就是“老饼”,
当下一大群青年人加入了传承民乐的行列,
有的已成长为当今中国首屈一指的民乐大家,
为我们奏响可与西方室内乐媲美的精致粤韵。

【小词典】

广东音乐,是指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市的传统音乐, 它是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在20世纪20-30年代达到鼎盛。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山(香山)的曲艺始于清代,
最早的民间乐社是成立于道光末年
(1843年前后)的小雅山房,
成员来自三乡乌石村。
图为清朝一支粤乐乐队,潮不潮呢?

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中,中山籍粤乐大师吕文成功不可没。这位诞生于中山南下的民族音乐家幼时随家人来到上海,以“新腔”为粤剧清唱开辟新路,推动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香港、广州等地出现的粤乐热潮。 他又将小提琴移把奏高音的技巧移到二胡上, 创制出高胡,促使广东音乐的乐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他同时也是一位作曲大师,将传统广东音乐与西方音乐结合,留给后人200多首广东音乐作品。其当年架势,不亚于当今流行乐坛的“天王”。


中山籍粤乐大师吕文成

作为广东人,我们是否也该对自己家乡的音乐略懂一点?  近日,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星期二艺术沙龙上演“金石丝竹 国韵芳馨——民乐三重奏音乐会”,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民族乐团二胡和高胡独奏家段皑皑、中国首位竹笛表演艺术博士杨伟杰与融琵琶、阮、柳琴、秦琴四艺于一身的著名青年演奏家沙泾珊为观众呈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本真与创新,演出节目单中既有传统广东音乐,也有他们自己的创新之作。

丨演奏家也玩作曲丨 
夫妇同台,玩转民乐

杨伟杰与沙泾珊(上图右),一个出生于香港,一个出生于广州,既是同行,也是夫妇,他们曾随《粤乐集结号——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民乐家广东音乐专场》于2018年来中山演出,当时的选曲同样体现了广东音乐传统与现代的“双面”。该音乐专场的参演者均是70后和80后的青年音乐家。他们受过多年严格的音乐训练,并活跃于中西与流行乐坛。


△杨伟杰用一把跟随他多年的“粤竹”
(南箫王郭大强作品)
吹奏自己的原创作品《粤竹》

当晚演出中,两位演奏家也拿出了他们自己创作的曲目。杨伟杰的《粤竹》灵感来自他手中的乐器笛子,他以吐音等演奏技法模拟出竹子节节生高的形态,活泼清新。该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元素,并将其化之于无形,旋律听来似曾相识又别出心裁。沙泾珊的琵琶独奏曲《偃月青龙》则以青龙偃月刀的角度来观照其主人关羽的一生,富于想象。“琵琶演奏指法繁多,我将平时并不常用的琵琶演奏指法套用在这部作品中,使它可弹可练,富有趣味;我个人比较喜欢武曲,在这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琵琶也是一个模仿能力很强的乐器,这首作品也运用了很多拟声的技巧。”沙泾珊透露,此作源于2017年她为话剧《三国》所作的配乐,同年获得“敦煌奖”琵琶独奏、重奏新作品展评银奖。今年疫情期间,她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根据以前的创作片段,写成《桃园结义》《羽扇纶巾》,合称一部《三国》套曲。

丨以广东音乐开放的性格走近年轻人丨

谈到广东音乐的发展,杨伟杰表示,广东音乐不只限于流传于广东,而是具有广东特色的音乐文化,“海纳百川本就是广东音乐的性格。”当下,多地民乐团正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邀约优秀音乐人,结合时代精神,以艺术精品引领创新,使广东音乐更加丰满。


△段皑皑讲解高胡与二胡的音色特点

段皑皑称,随着各大音乐院校的扩招,从事民乐专业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具有专业素养的演奏家也推动中国民乐演奏技术的提升。随着国潮的流行,一些年轻人也通过综艺、游戏等媒体传播对民乐萌生了兴趣。在段皑皑执教的上海纽约大学,就有学生因为喜欢网游中的民乐配乐前来选修她的二胡课。“由此可见,民乐的艺术魅力不减,只是从业者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段皑皑称,演奏家参与创作可视为一种潮流回归,因为像《二泉映月》等早期作品其实也都是出自民间演奏者之手。演奏家与乐器朝夕相伴,是最了解乐器的人,他们的作品往往体现出对乐器的充分关照。因为演奏家的加入,当下的原创民乐作品在题材、手段、体裁上面貌也更加多元。

杨伟杰表示,与过去的民间艺人相比,学院派出身的演奏家在和声、曲式上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要想“将专业的知识转化为好听的音乐,让我们喜欢的音乐能为更多人所喜爱”,作品还需接地气。 

丨更多系列内容请关注中山日报APP人文频道丨


◆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新媒体中心
◆栏目统筹:詹琪琳
◆文+/记者 廖薇
◆视频:记者 孙俊军
◆后期制作:易承乐
◆编辑:詹琪琳
◆二审:曾淑花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