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辨粥城
在中山人的“夜宵地图”里,龙瑞粥城必定占据极重要的位置。其“辐射范围”甚至扩大到了粤港澳等众多地区,连蔡澜先生亦曾慕名光顾。
龙瑞村作为粥城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不少当地人在牌坊附近开起了粥档,由于生意不错,粥档口也就因此越开越多,村里干脆辟出一块地专门用来经营粥档,就是现在的龙瑞粥城。
粥城在探花及第牌坊所在的广场,晨间午后都很安静,直到傍晚5点。广场上的大店小店外开始排起桌椅,摆上餐具,亮起各家店名灯牌。生蚝店的老板坐在门外撬蚝,燃起炭炉。当食客的车慢慢驶入村里,夜生活就此开启了。
顾名思义,粥城以粥闻名。在这里,粥的种类十分多样,既可以是清淡的,也可以是“惹味”的。
6小时熬制的古法猪骨粥既是招牌,又是传统味道。蕉蕾鸡丝粥、蕉蕾鱼茸粥更是极大地满足追求清淡的食
客,韭菜鸡丝蚬粥则能满足喜鲜的食客。由于这里临近中山唯一一个宰牛场,喜好新鲜的食客或许会点上一锅牛肉粥。冬日里,有些店还供应粥底火锅。一锅粥底能根据食材的不同和食客喜好做出多种花样与味道,大概只有广东人才有这么多“花肾”(粤语,意思:花样)吧。
为了满足追求“花肾”的广东人,粥城又怎会只供应粥呢。就像粤式早茶,又怎可能单品一壶清茶。粥为主打,椒盐、爆炒、清炒、白灼、盐水、凉拌等各式热菜凉菜也会让食客两眼放光、口水潺潺。
粥城八点半过后还会供应点心。本地的特色蒸糕深得食客欢心,干炒、湿炒牛河和米线、面,各式火候小炒,不够的话再到旁边的烤生蚝店点上一打生蚝,准保吃到挺着大肚子。这里夜宵的品种丝毫不输茶楼,比起早茶的清淡,它更多一份镬气。
粤式大排档的火候生猛,抛镬伶俐,大勺一颠,上桌时还冒着生猛的香气。食客满足的表情,真正可以算作人间里平凡却踏实的幸福。可做晚餐,可做宵夜,以粥垫肚,在盛夏时配上啤酒,在寒冬倒上半杯广东米酒,这里便是中山人的深夜食堂。
曾听说“粥后就寝,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事也。岁月之粥,稀稀稠稠,浮浮沉沉,煮不尽人间沧桑”。以粥为夜宵也能写出这么个哲理,不得不佩服群众的才智。入夜的龙瑞村,热闹而充满生命力,每个角落都充斥着满满的生活气息。
◆朗读者:王雁飞
◆图片:网络
◆编辑: 石钟秀
◆二审: 吴嘉文
◆三审: 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