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听“迹”行 游中山 | 郑藻如旧居的历史故事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1-05-1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言听“迹”行 游中山

用声音探寻历史,用故事传递真情。欢迎大家走进中山市博物馆推出的全新栏目“言听‘迹’行 游中山”,希望通过栏目和大家一起去探寻中山历史文化的踪迹。

郑藻如旧居的历史故事

郑藻如旧居又称“三和堂”,位于中山市石岐区民族社区马龙舟巷2号,建于清代。它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砖木结构,面阔11.97米,进深28.54米,面积约338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柚木大门。屋内地面铺红砖,天井两旁有廊,棚架和檐板上都嵌有花鸟图案的精致木雕。“三和堂”是中山市地域内现存规模较大的清代民居。           

它的主人郑藻如,生于1824年,字志翔,号豫轩,香山县濠头乡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辛亥恩30名乡试举人,驻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公使,官累升至内阁侍读学士、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获赐赏花翎二品。

1854年他与同乡举人林谦组织东乡总局团练,支援清兵镇压红巾军卢灵飞、黄福等人起义立下军功,获内阁中书衔。并得到李鸿章、曾国藩赏识,从此进入仕途,开始办理洋务外交。

1881年,郑藻如以三品官衔大臣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停止华工入美20年的排华法案,郑藻如向美国递交国书提出抗议,要求否决这一议案,几经波折与交涉,最终美国政府同意三点:一是华工返国所需证明可由中国领事馆签发,以便华工仍可回美;二是准许往返古巴的华工经美国过境,三是中国可在纽约设立领事馆。

1884年,在秘鲁的华工约20万人,大多数受雇于大田庄,或从事修建铁路,掘挖鸟粪等苦工,每日工作时间长、工资少、饮食居住条件恶劣,饱受虐待。             

郑藻如获悉后,积极与秘鲁官方进行交涉,要求改善华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在秘鲁首都利马集资创办中华通惠总局,而后又倡议在夏威夷也创建中华会馆,以此来帮助华工解决与家人通信寄款,互相保护、排除纠纷等问题。

18859月,美国怀俄明州石泉镇矿区发生暴力驱逐华人事件,郑藻如立即向美国政府提出交涉,并立即查清此次暴力事件中,华工被杀害28人、受伤15人,损失财物14.7万美元,并照会美国政府要求惩凶、赔偿,结果1887年美国国会终于如数赔款。

在出使美国、日斯巴尼亚(西班牙)、秘鲁三国的四年中,郑藻如重信义、固邦交、尊国体、保侨民,1886年,其因患病请辞回国,归乡养病。

1890年,孙中山以郑藻如“一邑物望所归,闻于乡间,无善不举”,曾致书向其提出兴农桑、禁鸦片、办教育等建议。此建议后来以《致郑藻如书》为题收入《孙中山全集》第一篇。

由于历史原因,郑藻如旧居改建、加建比较严重,保存状况也比较差。为了更好地保护郑藻如旧居,在2016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开始对其进行迁移和维修工程,经过多个部门单位的协同合作,工程现已接近尾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郑藻如旧居将会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大家面前。

下期言听“迹”行游中山将为您讲述《杨殷故居的历史故事》。


◆朗读者:闫政(中山市博物馆)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市博物馆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市2024年中考招生方案出炉
14315人浏览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