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芬║赏菊(自然/读书)
栏目:推荐 来源: 发布:2020-12-22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饱经600年沧桑风雨的双美桥,横跨水匝两旁,一如既往地娴静笃定,华美依旧。杨柳依依的湖畔,古榕也格外婆娑,合力覆盖出满地的清幽。桥下,流水汩汩,千百年的厚重岁月也不曾改变过它从容淡泊的流淌轨迹。

摇橹的阿姨已经双鬓染霜了,仍不改俏皮泼辣,她朗声大笑着点化我:“唉,家下的后生,样样都唔识!霜降,是传统节气之一,预示着年月从秋天踏入冬天了。”

所以,小榄,我来了。那是一声季节的号角,那些分散在辽阔天地间成千上万朵的菊蕾,闻声而起,厚积薄发,眨眼的工夫,就凛凛然地举起千面万面金黄的旗帜,以磅礴气势,雄伟英姿,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和寂寥。

如果你也去过岭南小城——菊城小榄的菊花盛会,你一定会被眼前铺排在天地之间的雄伟深刻震撼。到处是人山人海。那里是花的海洋,也是人的海洋。

眼前的黄、红、绿、白……这璀璨的缤纷,无不迸发着生命力量的多彩!她们都深深地镶嵌在深绿的底色上,恍若跳跃在绿毯上的仙女,成群结队,盈千累万,不计其数。她们尽情地旋舞着,升腾着,灿烂着,把小榄的整个天地都渲染成夺目的黄金白银、红山蓝海了。

菊花可以如此千姿百态:只见两条巨龙张牙舞爪,怒目圆睁,奋力争夺着一颗巨大的龙珠,龙身上的朵朵黄菊,恰似片片闪烁的龙鳞。

那只凤凰,扑棱着长长的翅膀,神采奕奕,好像要腾空而飞一样。

绿菊小小的,却异常引人注目,尤其花瓣清新盎然,充满朝气。它们如一条条飘带,微风乍起,摇摇欲坠,洒脱异常。

放眼四周,花朵的清芬让人心旷神怡,菊花的造型更是叫人叹为观止。这是气势雄伟的黄鹤楼,那是洋溢着欧陆风情的西方教堂,这里的古老竖琴似在悠悠拨动琴弦,余韵袅袅;那里的大花篮巧笑倩兮、多情地招呼着八方宾朋。

菊花还可以如此斑斓多彩!白菊洁白如雪,一朵朵、一株株地连在一起,仿佛是一片片莹润的白云,又似一层层汹涌的浪峰。那菊中佳品金绣球,花瓣丰腴,色如翡翠,娇艳欲滴,惹人喜爱;大理菊则蕊黄叶阔,外金内朱,如冉冉上升的旭日,活力十足。而一旁相映生辉的是娇柔妩媚的小雏菊,它花瓣如丝,垂发低首,却娴静优雅,妩媚多情,别有一番旖旎风情。

伸出手,轻轻地触摸她,嗬,她竟然颤巍巍地随着清风跳起了轻舞,灵动的眼睛好像在眨呢,绿色的裙带也随之飘逸,宛若含羞的俏脸顿时蒙上了一层薄纱,在奇幻中焕发着诱人的灵气。

小心翼翼地蹲下身子,凑近她们,一股浓郁的香气直接钻进鼻腔,瞬间,仿佛饮尽一杯馥郁的酒,醇美悠长……菊花还能传情、达意。

在遥远的南宋咸淳九年(1274年),胡贵妃因被奸相贾似道迫害而出逃,贾似道令尚书张钦率兵追捕,最后导致南雄珠玑巷居民南迁。1274,甲戌年,珠玑巷的难民逃至小榄,见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黄菊遍野,溢香流金,便在此定居垦殖,建立家园。

陶渊明更是爱菊、咏菊的集大成者,“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人菊两相映,心静花枝摇。

这是一个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高唱《归去来兮辞》的诗人。

这是一株“不随黄叶舞秋风”的香草。

这是一朵寥廓霜天里迎风特立独行的奇葩。

一朵黄菊,诗意了整个东晋。

“你的泪光柔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亚洲音乐魔童周杰伦的一曲《菊花台》,则弹落风尘,拨动水韵,唱尽忧伤。

繁华,也终成云烟。

穿过红尘阡陌,来吧,诸事暂且放下,静静赏菊,再共饮一杯今秋小榄酒厂新酿的荼薇酒,来齐齐叹秋风的多情吧,此地如斯缱绻,零落了一地的相思,却再也无人捡拾。

透明的玻璃茶壶里,淡雅,清新,飘逸,那些酒的气息弥散着,宛若净水,温韵婉润,楚楚动人,情致殷殷。

举杯又举杯,喧哗里流淌着质朴的热情。酒已过三巡。它的千回百转,渗透着风霜雪雨,浓缩着蜕变重生。仿佛茫茫人海里,你我一次次的相遇、分离,辗转又沉浮。

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尘缘。


◆朗读者:晶莹
◆作者:陈妙芬
◆图片:网络 
◆编辑: 刘婷婷
◆二审: 吴嘉文
◆三审: 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出版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大年初八,开工大吉!
15074人浏览   2025-02-05
推荐 10904人浏览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