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口面包的滋味(上)
栏目:岐听 来源: 发布:2020-10-30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第一口面包的滋味(上)

20世纪70年代中期,每天从广州驶回石岐的花尾渡船徐徐靠岸,停泊在岐江河畔的码头上。晨曦中,乘客们鱼贯而下,提着大包小包,其中有的还提着一袋袋鸡尾包。这是现在最普通不过的食品,却是当年人们不嫌麻烦、从省城带给家乡亲友的丰厚手信。

不要笑话,在饥饿的20世纪70年代初,这样的面包还是普通人不敢想象的食物。经历过那个物质匮乏年代的人们都有一段关于食物的铭心回忆。

鸡尾包当“手信”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批的广州知青上山下乡到了中山。中山人出省城的机会也甚多。进入20世纪70年代的中后期,中山的经济有所好转。当年的茗园酒家、岐江酒家、莲亭酒家、仙湖酒家等食肆的餐桌上,相继出现了西式风味的糕点。但由于中山当地供货量稀少,许多渴望品尝一下西点口味的市民便或托朋友或自己从广州捎带回一些。除了来自广州的面包,珠海拱北宾馆翠园饼屋出品的枕头方包也因其新鲜美味,成为深受中山游客欢迎的“旅游纪念品”。稀罕又能充饥的面包成为手信珍品,大众也借此开始认识面包。

可是当咬下去一小口后,第一个感觉是那面包并不如想象中的好吃,又硬又酸,嚼起来粘牙,勉强咽下去,口中还有点微微发苦。几十年过去后,有点面包知识的人才明白,那时的面包之所以不好吃,完全是因为面粉和配料的原因。那年代,中国根本没有优质面粉,做面包是用一种叫“富强粉”的低档杂粮混合面粉,从名字就知道其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发酵是用小苏打粉,做出来的面包热时尚松软可以入口,一凉了就变硬发酸。

1982年的一天,中旅社的西餐厅“七重天”在喧闹的鞭炮声中开张了。好奇的人们走进餐厅内探究,打量着时尚的内部装修、俊秀的服务人员。而在厨房内部,几位来自香港的顶级西餐大厨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操着一口带上海口音的粤语,说话时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做出来的西点也洋味十足。

面包西饼是西餐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展示自己的烹饪水平,“七重天”西餐厅在中旅社大门一侧又新开了一间西饼店。它是中山第一间高级西饼店。因为品质上乘,一些人甚至借着花尾渡船把它们带去广州售卖。

现在看来最为普通的菠萝包、蛋挞和牛油戟,在当时都是普通人家难以随意消费的奢侈食品,只有手头宽裕的人们才可享受得到,许多购买一盒盒西饼的人 则多是以此作为送礼佳品。

买菠萝包排长龙

不久,国际等大酒店的西餐厅也推出了港式口味的西点零售。但由于商家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考虑,西点的数量非常稀少。往往临近下午五点,店内的食品便已基本售罄。为此,许多人不得不提前预订。

19801228日中山温泉宾馆落成开业。宾馆借助其中外合作宾馆可免税进口面粉、牛油等原材料的优势,加上香港的师傅带来先进的技术,生产出软香适口、奶味浓郁,隔夜不会发硬的面包,从而一改国内面包粘牙涩口的形象,大受国人欢迎。

为了满足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温泉宾馆还与当时的中山饼干厂合作,以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大批量生产中山温泉面包,并远销广州、佛山、江门等地,占领了珠三角几乎所有大商场、旅游景点,还进入了广州地区的高校。一时间,未到过中山温泉的人也吃起了中山温泉面包。

当众多酒店怠于拓展西点经营的时候,一些敏锐的商人却嗅出了其中的商机。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间名叫“威利发”的面包西饼店出现在石岐城区的街头,并以火箭般的速度在城内开立了四五家连锁分店。然而,它大胆的尝试似乎超出了中山市民当时的接受能力,不久,各间分店便纷纷消失了。

“威利发”是继中山温泉面包之后,中山产生的第一个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它让面包从贵族开始走向大众化,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中山烘焙业也在商家一次次奔赴港澳取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太平路上,每到傍晚,买菠萝包的长队便排在了仅有五六平方米的“金冠”饼屋前。岐江河畔,“采蝶轩”率先引进了“自选形式”及“现做现卖”等新鲜经营模式。第一次面对如此琳琅满目的花式与多姿多彩的造型,众多手持夹子的顾客竟犹豫起来,在货架前徘徊不前。此后,两间饼店的良性竞争促使中山烘焙业进入薄利多销的时代。曾经一度高不可攀的西点,成为人人均可享受的大众化食品。每逢上下班时间,西点店内便人头涌动。


◆朗读:心灯如月
◆图片:《中山客》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结束防汛(防暴雨)应急响应
11360人浏览   2024-05-05
雅令 | 古韵飞花令之立夏
原创 11028人浏览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