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岗墟欢迎你
栏目:岐听 来源:中山出版 发布:2020-06-18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沙岗墟人民迎你 

北有赶集,南有趁墟。在中山,这个源于农耕社会的风俗至今繁华依旧,而数度易址的沙岗墟作为市井文化的标志,也早已深深烙印在老石岐人的记忆里。旧时,沙岗墟设在城区太平路维新街口至莲塘街口路段,因昔日莲峰山西侧有小丘名为“沙岗”,故不管集市迁居何处,民间仍不改其名。

据史料记载,沙岗墟成型于明朝。明代《香山县志》之《嘉靖志》卷二“民物志”写道:“所前市在县治东拱辰街南,日以贸易鲜美恒盛”、“堑头市在县东,多鱼菜”,说的便是古时沙岗墟之景象。及至太平路“榕树头”沙岗墟时期,那万人赶集的盛况,仍叫老一辈的石岐人印象深刻。每逢墟日,天色微曦,布行便早早开门,掌灯收购夏布麻布。摆在街道两旁的家禽家畜叫个不停,农户与商贩担着柴芒、草药、瓜菜苗、竹器与日用品进墟摆档,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据资料记载,当时每期趁墟者多达万人,约占县城常住人口的20%

本土画家邓振铃便曾将当时的沙岗墟重现于画纸上。他回忆道,从前的沙岗墟有人卖武,有人演戏,满街都是洋玩具、公仔书、小木鸭、纸鸢等新鲜玩意;商品以农贸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也不乏从港澳舶来的洋货,可谓集食、玩、用、看于一身。在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妙龄女郎素手画红妆,却几乎从不唱戏,而是以“红伶花旦献艺卖药”的噱头吸引孩童们前来围观,继而大张旗鼓地兜售药物。路中心的水井旁,“细蚊仔”们舀起略带暖意的井水,在气候如春的岁晚如常地当街冲凉。没煤气的年代,农民们担着成捆的芒柴沿街叫卖,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口头禅“担禾秆入城”。大新玻璃镜架店门庭若市,人们三五成群地挑选着的绘画镜架,正是当年最得体的婚嫁、开张礼品。旁边窄巷前的摊档,专把小照片放大成画,造福难以负担高价大照片的群众……墟市内更有人刨花胶梳头发,卖米仔头糕、麦芽糖等街边小吃,将旧布匹染新,抬花轿等,所有细节都代表着一份值得追忆的旧日文化。

从榕树头到华柏,再到竹苑,最后搬进起湾道,沙岗墟的规模日益壮大。如今的墟市,更与城市花园结合,配套食街、文化广场、历史陈列馆等设施,摆卖着农作物、家具、衣服、日用品、装饰品、古董字画等数千种商品。随着越来越多年轻群体及游客被吸引前来,人们心态也逐渐从“趁墟”转向“淘宝”,让墟市多了些“潮”味。不少手工制作爱好者都喜欢到墟市里寻找布料,因为无论典雅端庄的家居窗帘,抑或是清新田园风格的碎花布、蕾丝,这里的布料摊位都应有尽有。几位本土青年艺术家也爱到沙岗墟闲逛,在杂货区里发掘些奇形怪状的玻璃器皿,再到植物区随心买几株花草,组合装置在工作室里,点缀空间。此外,不少购物达人也钟情于在集市的服装区挑选基本款,经自己的巧思搭配后,也能穿出流行风范来。至于在水果区、菜市场等区域,不少烹饪爱好者也总能在此发现些新奇罕见的乡土食材,用以炮制新鲜美味。而陶瓷区、古钱币区则是收藏爱好者的天地,那琳琅满目的小物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由此可见,如今的沙岗墟,除延续着中山人最初那份淳朴的乡情外,更成为一处极富地方特色的多元化休闲娱乐场所。它既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之需,也成为游人窥探本地生活方式的一扇窗户。


◆文字:杨臻
◆主播:张绪 
◆图片:叶劲翀
◆编辑:石钟秀 
◆二审:吴嘉文 
◆三审:王忠 
◆素材来源:《中山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GD to host wonderful activities in ZS this weekend
原创 11307人浏览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