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垃圾分类 变废为宝”
创新创意设计大赛评审
已经顺利完成
大赛共收到350多份有效作品
每个作品背后
都有一个“变废为宝”的小故事
获奖名单现已火热出炉
大家一起来围观吧!
获奖名单
公示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
垃圾分类手抄报设计大赛
垃圾分类手作设计大赛
(少儿组)
垃圾分类手作大赛
(青少年及成人组)
网络人气奖
(手抄报设计大赛)
网络人气奖
(手作设计大赛)
获奖作品展示
一等奖(1名)
作品名称:变废为宝
简介:垃圾分类,对于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而言,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首先就从垃圾分类做起吧!
二等奖(2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爱护环境,从垃圾分类开始
简介: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要好好爱护它。作为新时代少年,学会正确垃圾分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品名称:垃圾分类 人人有责
简介:垃圾分类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的地球一直可爱下去吧!
三等奖(3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陈芊默
作品名称:绿色行动,最美中山
简介:以“垃圾分类”为主题,通过描绘小朋友们参与垃圾分类的场景,倡导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品名称: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简介:这份手抄报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图案展示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呼吁大家共同行动。
作品名称:垃圾分类我知道
简介:垃圾分类齐知道。
一等奖(1名)
作品名称:鸡蛋拖小鱼
简介:利用鸡蛋托原本的形状巧妙裁剪,巧妙组合串联出5条“小鱼儿”,“鱼鳞”用水彩和马克笔随意涂鸦或画上甲骨文图案。“鸡蛋托小鱼”风铃,生动有趣。
二等奖(2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者:贺壹铭
作品名称:永生花
简介:这是一束唯美的永生花,是用大蒜皮、玉米叶、干树枝等生活垃圾制作而成的玻璃瓶,变废为宝。
作品名称:家
简介:以旧的一次性筷子作为主要材料制作成家具,以旧的布料制作成抱枕,让这套家具变成装饰品,让废品变成宝
三等奖(3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小台灯
简介:利用废弃塑料杯、收集的花束边料、手工边料(木棍和木座)、灯笼边料(星星花朵灯串)做成的珍珠小台灯,美观实用。
作者:钟诗婷
作品名称:饮料瓶机器人
简介:收集身边的饮料瓶,动动小手,改造成趣味机器人,可爱又环保!
作品名称:变废为宝之瓶盖象棋
简介:以废弃饮料瓶盖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象棋,变废为宝,造就绿色生活
一等奖(1名)
作品名称:羽毛球小夜灯
简介:用废旧的羽毛球及球毛片制作成小夜灯,放在客厅与厕所的通道间,为夜间如厕提供微照明,既省电又实用。
二等奖(2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花瓶子
简介:当你有个废弃的瓶子,先不着急扔。可以在瓶子上用丙烯颜料手绘出不一样的色彩,当作小花瓶、工艺摆件。
作品名称:变废为宝之牛仔裤改造
简介:作品为牛仔裤改造成的包包,放书本、平板、手机都很便捷。
三等奖(3名)
排名不分先后
作品名称:近水遥山氛围灯
简介: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是情。本作品利用废旧的纸皮、奶茶杯等物品制作而成的氛围灯。
作品名称:文具收纳袋
简介:用外卖奶茶袋制作成文具收纳袋。
作品名称:岭南人家
简介:作品利用生活中到处可见的废弃纸皮、牙签、报纸整合制作而成,展现岭南人家小桥流水,淳朴自然的生活画面。
奖项奖励
手抄报创意设计大赛
一等奖1名:奖1000元购书卡+证书
二等奖2名:各奖600元购书卡+证书
三等奖3名:各奖300元购书卡+证书
优秀奖20名:各奖50元购书卡+证书
手抄报创意设计网络人气奖
第1名:奖500元购书卡
第2-3名:各奖300元购书卡
第4-10名:各奖200元购书卡
手作创意设计大赛
一等奖:各奖1000元购书卡+证书
(每组各1名,共2名)
二等奖:各奖800元购书卡+证书
(每组各2名,共4名)
三等奖:各奖500元购书卡+证书
(每组各3名,共6名)
优秀奖:各奖200元购书卡+证书
(每组各10名,共20名)
手作创意设计网络人气奖
第1名:奖500元购书卡
第2-3名:各奖300元购书卡
第4-10名:各奖200元购书卡
专家评委
陈达鹏: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
廖学军: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书画院院长
钟春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油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山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

1.在公示期间,如发现存在盗图、非作者手工制作或其他违规现象,将取消相关作品的获奖资格。公示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30日,活动举报及投诉、反馈意见发送邮件到:zscmzw@163.com。
2.作者应保证对选送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利,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对选送作品涉及的肖像权、著作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负责任,主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获奖者需按通知提交作品原件(时间另行通知),否则主办方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对于所有获奖作品,主办方拥有使用权,可用于画册、展览、媒体报道等相关宣传工作,并不再支付稿酬。未获奖者无须提交作品原件。
4.公示期结束后,请以上获奖作者于2024年10月15日前识别以下二维码上传奖励邮寄地址。奖励于2024年11月份前发放。
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咨询电话:0760-88309577
(工作日8:30-12:00 14:30-17:30)
编辑 陈吉春 二审 陈伟波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