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山银保监分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作为、跨前两步,引导辖区银行业保险业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中山“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注入金融力量。
深化简政放权,破解准入“慢”。全面取消辖区银行支行和保险支公司及以下机构及其高管的主要准入事项事前审批,实行事后报告或备案制,并上线准入备案管理系统,备案流程由原来30个工作日大幅缩短至10个工作日,市场准入便利度显著提升。实现银保监会系统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减少办理人员往返奔波。
优化信贷结构,破解融资“难”。指导银行业推出“碳排放配额抵(质)押贷款”、“村集体用地抵押贷款”、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山模式”,增强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10月辖区银行业近六成新增贷款投向实体经济,其中近四成实体经济贷款投向制造业;10月末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分别较年初增长71%、40%、39%,远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3%)。
推进车险综改,破解车险“贵”。车险综合改革实现“降费、增保、提质”阶段性目标,改革红利惠及更多消费者。1-10月,辖区商业车险车均保费2238元,较2020年1-8月即改革前下降473.84元/台,降幅17.47%;车险综合费用率25.74%,较改革前下降10.34个百分点,为湾区城市(不含深圳)第三低;车险综合赔付率65.33%,较改革前上升11.49个百分点,累计赔付达19.76亿元。
鼓励保险创新,破解农险“弱”。联合出台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动辖区首笔政策性水产养殖、花木种植天气指数特色保险落地,在全省率先将台风、暴雨、低温等气象因子纳入投保范围,得到农户广泛好评。平安财险中山中心支公司承保辖区首笔生猪期货价格指数保险,兜底养殖户因生猪价格下跌导致的损失。1-10月辖区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81%,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丰富跨境业务,破解联通“阻”。加快跨境金融产品服务互联互通,中国银行中山分行实现全省金融机构“一带一路”国家新兴市场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保值业务的首发;广发银行中山分行联通粤澳跨境电子缴费信息交换系统,澳门居民可在该系统缴纳在广东省产生的水电费等,是首批内地3家试点银行之一;中山农商银行办理辖区首笔向澳门人民币清算行同业拆借业务;稳步推进“跨境理财通”试点,拓宽湾区居民跨境投资渠道。
加强源头治理,破解信访“困”。组织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开展信访监管工作会议和专题培训,提高机构消保水平,压实机构第一责任。指导成立银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调解员和专业律师,免费帮助消费者化解金融纠纷。充分发挥保险行业协会与市中级法院联合成立的工作室作用,快速调解道路交通事故保险纠纷。联合举办金融审判研讨会,对金融领域相关法律问题裁量标准达成重要共识,为下一步市中级法院形成全辖金融审判统一规则奠定基础。
完善适老服务,破解操作“盲”。推进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加强助老设备、无障碍设施建设,提供敬老服务专窗、爱心专座、绿色通道等便捷服务。目前,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完成适老化改造网点数超90%,老年群体金融服务获得感明显提升。组织面向老年人各类宣传活动526场次,覆盖20万人次,帮助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友生
◆素材来源:中山银保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