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我们伦敦帝国理工再会!”
栏目:商业 来源: 连志刚 发布:2021-07-12

中港英文学校
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培育了一批又一批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英才,
迄今近1500名毕业生
入读国内外高水平大学。

今年的近100名高三毕业生也不例外,不少同学因GCE A-Level (英国剑桥大学高级程度课程考试,是所有海外著名大学包括港澳台地区大学承认的入学资格认证)、雅思考试成绩优异,同时被多所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还有近30名学生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港澳大学录取,一批学子通过联考进入暨南大学、西北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等名校。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一大批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中西融合复合型人才”,在近日举行的2021届高中毕业生毕业典礼上,“中港”董事长蔡国赞博士表示,“这既是我们‘中港人’的机遇,也是我们‘中港人’的使命,中港英文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打造优质国际教育,努力培育每一位中港学子成为学贯中西的世界公民。”


▲蔡国赞博士(左)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


▲毕业生代表向老师献花。

日前,我们走进该校中学部4个毕业班中的F6B和F6C班,采访了4名毕业生。

“老同学,世界名校再会!”


▲学生代表罗昭铭

身材高挑的罗昭铭是中山本地人,小学三年级转读“中港”,初一开始住校并加入学校风纪部,参与学生住宿楼的纪律检查、协助服务等工作,直到高二才退出。“风纪部平时要做的事情很多,让我学到很多管理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因为要以身作则的原因,也极大提升了我的自律性。”罗昭铭说,在疫情汹涌的2020年初,学校不得不采取线上教学,较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们在线上留的作业,罗昭铭像在学校一样认真完成,还参加了Australian Science Olympiads-Chemistry澳大利亚化学奥赛(简称:ASOC),并拿到金奖。

由于A-Level学科和语言成绩非常优秀,罗昭铭同时收到世界排名前100的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华威大学、伯明翰大学等的录取通知。他选择了去“帝国理工”(2021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居世界第8名),令他开心的是:“我们班陈达群也考到了这所学校,我不怕没人作伴了!”

“学生会的历练,让我不再社恐”


▲学生代表陈达群

陈达群的“中港生涯”比罗昭铭多两年,他从小跟着父母从宝岛台湾来到中山工作生活,自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全程就读中港英文学校。

“中港”十分注重学生组织的建设,每个中、小学校区均成立学生会,由学生自行组织选举,管理学生事务,举办学生活动,成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助手。陈达群天性比较内向,自称“以前是个社恐宅男”。为了更全面发展身心,陈达群高一时参加了校学生会,后来还成功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在学生会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也有机会参与了很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事情,极大地锻炼了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和信心。”面庞清秀的陈达群很谦逊,一再强调自己内敛的性格“改变了一些”。

他也收到很多世界名校的录取通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是排名最靠前的。“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会去到那里读书。”谈及在“中港”12年的学习经历,他说这里不仅仅是学校,更是自己启蒙成长的地方,关于学校、老师、同学……他有千言万语的感恩想说,却一时不知该从哪里开头。

●“仨老师轮流补课,助我考入港大”


▲学生代表陈信希

来自浙江的陈信希是今年毕业生里比较特殊的一个女生,初中、高中都是在杭州一所著名的中学,高中念的是中澳留学预科项目,极有可能直接去澳大利亚留学。“不过后来父母和我商量后,觉得香港也有很好的大学。我就放弃了去国外,转考A-level,尝试到香港大学读商科。”陈信希说,在得到广东的亲戚指点后,她高二才转学到中港英文学校。

之前都没听过GCE A-Level的陈信希只身来到“中港”,“当时可谓两眼一摸黑”。考香港的大学需要三科有效的A-Level成绩+英文语言成绩:这意味着她要在短时间内恶补数学、会计、经济三科课程,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在我刚刚入学、彼此还都很陌生的情况下,‘中港’的老师、同学们热情地接纳了我,向我伸出援手。”陈信希最难忘的是“纠缠”三位老师的经历。“为了尽快完成学习任务,我把数学、会计、经济任课老师们的课程表都背下来了,专门抽他们没课的时候去找上门补课,甚至有时候我会坐在他们三个中间,轮流请教不会的难题。”

陈信希讲了很多细节,说没有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帮助,自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她先后收到爱丁堡大学、香港大学等几家世界排名前列大学的offer,香港大学在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2名,信希大概率会去香港大学。和她一同被香港大学免笔试录取的,还有另外4名“中港”同学。

●“我是本届最资深中港学生之一”


▲学生代表麦咏欣

听到同学罗昭铭、陈达群和陈信希的“就读经历”,麦咏欣忍不住说笑道:“看来我是本届最资深的‘中港’学生之一。”家住江门城区的她,从幼儿园小班起就是一名“中港”学生了。

“幼儿园、小学阶段都是在中港英文学校江门校区度过的。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中山校区的六年住校生活经历,使我从父母跟前的小公主转变成能够完全独立生活的大姑娘了。”她也做过一届校学生会主席,生活、学习、组织、协调能力都比较强。“现在我无论去哪里读书,爸爸妈妈可以说是比较放心的了。”

6月,她和陈信希以及另外一名男同学都收到了爱丁堡大学的邀请,当然,还有4家世界知名大学的录取书,不过,她初步决定去QS世界大学排名第20名的爱丁堡大学。

作为学生代表,麦咏欣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在今后的岁月里,无论在哪里求学,我们将感念师恩,铭记校训,博学、诚信、创新、奉献,继续努力学习,勤于实践,认真做事,用心做人,将来报答母校、社会和国家。”


▲“中港”为学生颁发成才纪念奖。


▲毕业生代表向母校赠送纪念品。


◆中山商报
◆文/连志刚
◆图/记者 洪喜鹏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友生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