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刚过,秋意渐浓,国庆假期结束后,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正式进入秋季。然而,人们在享受金秋美景时,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也在“蓄势待发”。流感是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被称为流行性感冒,每年的秋冬季节都是该疾病的高发季节。对此,相信不少市民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新冠肺炎与流感两种呼吸道疾病同时出现,一般人到底该如何预防?是否应该接种相关疫苗?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日前采访了中山市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专家吕海英。
□现状——
我市疫苗接种工作量基本恢复
到去年同期水平
市民接种意愿明显更高
据中山市疾控中心的公共卫生专家吕海英介绍,受今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山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从今年3月9日开始才陆续恢复。市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市的疫苗接种量已经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90%的水平。其中,6岁以下儿童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更为迅速,相关群体的接种意愿也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考虑到今年9月初全市小一、初一新生入学疫苗查验证工作,因此市卫健局在今年6月份便启动了全市范围的儿童疫苗接种专项检查活动,单月对全市约10万名学龄儿童查验接种证并进行疫苗查缺补漏,共完成了超过7万剂各类免疫规划疫苗的补接种。
吕海英提到:“以流感为例,与普通感冒有本质不同,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和全身症状更为明显,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我们在过去几个月的基层调查中发现,在经历过新冠疫情后,不少市民尤其是老人和家长,其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及需求较往年大幅提前及增加。”
□进展——
持续优化基层接种服务:
全市疫苗接种门诊升级工作
有望于今年底完成
对于目前很多中山市民(尤其是家长们)反映的疫苗接种预约难、轮候时间较长的问题,吕海英表示市卫健部门一直将此放在心上,同时对家长们的困难深有体会。她指出:“一方面加大了人员培训、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等投入力度,同时也结合今年省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从6月初开始对全市各镇区的各类型预防接种门诊开展扩建、升级、改建的一系列工作,预计本年底将陆续完成相关工作。”
吕海英介绍到,在升级改造后,每个接种门诊的服务面积将不少于120平方米,同时疫苗门诊的开诊时间将为每周5天(其中至少一天需为周六或周日)。同时,全市各镇区都将根据自身门诊条件开设“儿童专用”疫苗接种门诊,新建1家成人预防接种接种,届时将进一步避免成人、儿童混合接种的情况,进一步提升基层疫苗接种服务能力。
另外。考虑到目前中山地区的疫苗接种群体以6岁以下的儿童为主,因此市疾控中心也出台相关措施,对连续3个月预约未成功的适龄儿童,设立“优先补种申请”专窗,7-8月对2千多名适龄儿童优先补种疫苗,保证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
□建议——
流感季应关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优化疾病预防效果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不少市民开始重视疾病的预防,也对疫苗的关注度也空前高涨。有调查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影响下,今年国内不少省市的流感疫情发病率明显下降。各地流感疫苗预约火爆,但肺炎球菌疫苗的接种率仍有待提高。
流感病毒和肺炎球菌容易发生合并感染,一旦发生合并感染,不仅会加重临床感染症状,还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每年秋冬季节各级疾控部门都会发文建议在流感季节加强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目前我市的肺炎球菌疫苗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另一种是适用于中老年群体的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吕海英强调说,婴幼儿、儿童和老人由于自身免疫系统较弱,是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危人群,在流感季更应该关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
吕海英还提醒,采取预约制就是为了防止人员扎堆聚集。为减少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市民不要扎堆接种,可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预约接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预防接种单位均有开展接种服务。接种完疫苗后必须在接种门诊观察30分钟,无不适后再离开。同时,市民对新冠防控仍不能放松,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戴口罩、少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加强秋冬季节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等措施也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一旦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的情况,建议不要带病上班、上学、上幼儿园,避免把疾病传给周边的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和保持社交距离,并立即到正规医院就诊。
(商业推文)
◆中山商报
◆编辑:侯海影
◆二审:何腾江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