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山市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火炬区博凯社区活动中心举行。
市民在科普活动现场参加心肺复苏培训。
聚焦和普及生活科学知识是本次系列活动的最大亮点,来自我市科学技术协会、红十字会、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环境科学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等机构,为当地2万多名常住市民带来了心肺复苏、AED除颤器操作、公共卫生、防火、环保、防暴雨、防溺水、防触电、防雷击、身边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生活科学知识的现场普及。
当天,市科学技术协会为全市277个行政村、社区的科普活动站捐赠精选科普图书一批,每个活动站平均新增精选科普图书80册。
全市每个行政村、社区的科普活动站均获赠精选科普图书80册。
据介绍,在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大力推动下,我市已建成一批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科普示范社区、科普中国E站、村(社区)科普活动站等科普教育阵地,为青少年和各类市民提供网络化科普活动。截至今年5月,中山合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46家、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74所、科普示范社区15个、“科普中国”E站7个、科普活动站277个。
记者获悉,今年我市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系列活动将延续到6月中旬。全市将举行科普专家讲座、科普巡展、青少年科技体验、科普集市等多项科普活动,增强市民的科普获得感,促进我市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中山商报
◆文图/记者 范展颢
◆编辑:闫莹莹
◆二审:赖传洪
◆三审:赖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