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孵化器 驱动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丨理论智库④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中山火炬工业集团 发布:2025-09-09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于2025年7月10日起施行。《管理办法》指出,孵化器发展目标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构建孵化生态,形成主体多元、类型多样、业态丰富、优质高效的发展格局,持续孵化新企业、催生新产业、形成新业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支撑。

中山火炬工业集团运营着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中山火炬高新区)三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依托坚实的产业根基,火炬工业集团在2016年创建了中山火炬高新企业孵化器和中山火炬01共创孵化器。两家孵化器分别于2021年、2022年取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并连续获得国家级孵化器运营评价A级(优秀)。近年来,火炬工业集团以两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核心载体,通过专业化转型、生态化赋能、梯度化培育及深中协同布局,构建了“专业孵化—生态支撑—高企成长—区域联动”的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优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支撑。

■一、专业化转型:从“综合孵化”到“精准赋能”的引擎升级

传统孵化器“大而全”的粗放模式存在资源分散、与产业适配度低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产业发展需求。火炬工业集团立足园区三大国家级产业基础,推动旗下孵化器向专业化、链条化、产业化转型,精准锚定细分赛道,打造产业创新核心引擎。截至目前,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432家、培育毕业企业82家,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高新企业孵化器聚焦智能制造产业,重点孵化智能装备、智能家居、智能生活、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等领域企业,集聚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先进制造企业,成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助推器。比如,中山牛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入驻火炬高新企业孵化器后,现拥有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并在2024年获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展现核心技术突破能力。

01共创孵化器专注电子信息和光电光学领域,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集聚高端研发与生产企业,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和光电光学产业的创新集群。比如,专注于高端离子源、离子束整机设备与离子束微纳加工工艺开发的中山市博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通过01共创孵化器的“点亮天使基金”400万元投资起步,后续完成A轮、B轮融资(近亿元),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评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二、生态化赋能:构建“技术+金融”双轮驱动的创新支撑体系

孵化器不仅是双创企业的成长阵地,更是园区创新生态的关键“连接器”。为了让在孵企业获得全生命周期的成长土壤,火炬工业集团打造了“技术服务共享+科技金融支撑”双轮驱动模式。现已建成广东火炬检测中心、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半导体先进材料检测实验室三大公共技术平台。这些平台既有CMA、CNAS、CCS等权威资质,能够提供检验检测、认证审核、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还具备线性检测、耐压绝缘测试、高低温冲击测试等专业服务能力,更能为半导体材料研发提供有力支撑。从底层技术研发到新技术快速验证与转化,这些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在创新之路上加速前行。

在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火炬工业集团还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持续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聚焦电子信息、光电光学、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理念,为创新创业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目前,孵化器中共有55家企业获得融资1.72亿元、投资7877万元,有力地支持在孵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梯度化培育: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专精特新”成长矩阵

火炬工业集团以孵化器为重要载体,着力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建立“储备—入库—提升—认定”全周期服务机制,系统打造科技企业成长矩阵。孵化器发挥“企业入口把关”作用,通过常态化走访、项目路演、双创大赛等方式,从入孵企业中筛选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针对潜力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匹配专属服务人员,并结合高企认定标准,聚焦专利申请、研发费用归集等高企认定关键环节攻坚,提高申报通过率。截至目前,中山火炬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总量507家中,火炬工业集团园区201家,占全区39.6%,其中孵化器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72家、高企47家,成为园区高企培育的重要阵地。

孵化器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发挥“以赛代评”的评选机制,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更多展示自身优势、对接资源的机会。截至目前,孵化器累计培育48家企业在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中9家获得国赛奖项,14家获得省赛奖项。

■四、创新协同: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区域联动枢纽

随着深中通道开通,火炬工业集团以前瞻布局推动孵化器成为深圳创新资源外溢的“桥头堡”与“蓄水池”,通过载体升级与资源对接,加速深中产业协同。近年来,孵化器已成功孵化、服务中山旭贵明电子有限公司、广东井泰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普惠鑫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深圳到中山投资的科技型企业。

然而,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原本适合于初创期企业的孵化条件已难以满足成长期企业的多样化需求。火炬工业集团根据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构建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产业综合体+产业科创园”的完整产业载体链条。通过投建电子基地加速器、电子基地标准厂房、电子基地综合体、电子基地科创园等多层次产业载体,解决成长期企业空间与配套瓶颈,有力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就地产业化。

接下来,火炬工业集团将持续对标《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周期、专业化孵化服务,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火炬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本文发表于中山日报2025年9月8日理论周刊·圆桌


编辑 谭华健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苏小红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21544人浏览   2025-09-10
南中城际最新进展!兴中站主体结构封顶
原创 19904人浏览   2025-09-10
深读丨22位老师和1个学生的课堂
原创 18545人浏览   2025-09-10
以书香筑城 用服务惠民丨理论智库③
原创 14801人浏览   202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