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族 | “三走”写出美诗行(书声/序言)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陈建族 发布:2025-08-28

​饶兴军请我为他的诗集《诗韵城步》写序,是去年冬天回家乡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旺溪村(现群旺村)休假,来与我交流时定下的事。我有幸先睹为快读到了他的这本诗集,也由此更加全面了解了他的文学人生和诗歌情怀,更加领悟到了他对家乡城的风土人情、人文底蕴的独到见解。

通读饶兴军这本《诗韵城步》,我被他对乡土的热爱、对亲情的感悟、对人生的理解、对生活的赞美感染了。他的诗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既有着丰富的物性,也有着以人为本的人性,更有着哲理思考的理性。他的诗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了优美的艺术境界,凸显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有的精神高度。因此,他的诗是走心的,也是走情的,更是走深的。

《诗韵城步》 饶兴军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所谓走心。饶兴军这本《诗韵城步》,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创作的诗歌作品,也是他深深理解新闻界的行话“站在天安门城楼想观点,深入山林田草湖沙找结合”和文学界的行话“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产生的结晶。他知道,诗由心生,诗是人心的生动写照,诗比新闻稿更要走心,更要有灵动精巧的细节。

开篇《玩转城步》这首诗,他从人心的角度思考,用五个段落,把苗乡城步的美景和人们美好的心灵向往进行了有机结合:玩转城步 / 你会迷恋空气中浓郁的 / 油茶香、牛奶香、腊肉香、米酒香 / 流动的香气在你身边萦绕 / 还有苗香梨、侗茶、板栗、高山蔬菜的香 /渗入呼吸 / 滋养着你的心和肺。这抓人而又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诗句,让心灵与自然有了零距离靠近,让食物有了灵动,生物有了灵性,大地有了无限生机活力。

《魅力城步》这首诗,更是用走心的思考来写的:“这是一种难以简单说清的乡愁 / 生命的花蕊在血液的萌动中绽放 / 聆听巫水河的涛声 /无声地剔透喜怒哀乐的表情 / 犹如老爸熟悉的鼾声 /撩起翩翩起舞的记忆。”这些触及心灵的诗行里,流淌着诗人借物抒情的智慧,也体现了诗人“把世界安放于心”的情怀,更是他在观察现实生活中的思想升华。

所谓走情。新闻作品是以情感细节感人,文学作品是以故事情节感人,而具体到诗歌就是要用高度浓缩的诗句感人。所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直抒人性与人情,让诗句在情景人的交融中,给人自然清新、宁静致远的审美意境,是饶兴军一直把新闻写作思维融入诗歌创作的最大特色。因此,在他的诗行里,我读到了他雕刻人生,抒写人性人情,把自然和谐、人情世故、日常生活等融入血肉的情味;也从他的诗行间,读到了他那不动声色的家国情怀,更读到了他丰沛的情感和情理兼备的深厚量。

比如《带你走进三十六渡河》这首诗里的动人诗句:“其实,三十六渡河 / 在手与手相牵的指缝里 / 在肩与肩相伴的臂弯里 / 在心与心相融的爱恋里 / 在你我之间的真挚情感里。”这些诗句是现场美景与思想火花的碰撞升华,也是他多年生活积累的一种情感释放,更是他将诗与情理融合的结晶。

又比如《我的好父亲》:“我的好父亲,您就这样 /在饥寒交迫中成长 / 在清贫拮据中生活 / 在艰难困苦中挣扎 / 在常人无法想象中挺立。”这是饶兴军对父亲一生的苦难进行的归纳,没有平日里观察和思考,是写不到这种“情到深处自然浓”的境界的。

再比如《我的老母亲》中的诗句“长夜里我思念老母亲 / 想起您口袋装满的故事 / 想起您眼里满天的繁星 / 您用勤劳扶我走路 / 您用善良教我做人……”让人读了就会被泪水模糊视线。

诗歌写作,需要有思想的深度。饶兴军深知诗歌不是一种浅表的抒情,也不是一种“雨过地皮湿”般的洒脱,而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精神境界。于是,他注重诗歌的思想深度。实践证明,他的作品能吸引人、打动人,正得益于这种思想纵深的升华。

读他的《那种虔诚》这首诗:“是什么诱惑 / 可以拒绝喝酒打牌的乐趣 / 为了这个久违的梦幻 / 我宁愿成为远空那段旋律 / 无论春夏秋冬 / 都有风雨的莅临 // 即便所有的膜拜 / 都是那么虔诚那么神圣 / 为了今生短暂的邂逅 / 我宁愿一步一个脚印 / 走进这枯燥无味的字里行间 / 聆听生命中最感人的乐章 // 已经说过,需要的不是很多 / 一条有价值的消息稿 / 一篇有影响力的通讯 / 抑或是一幅被报纸杂志采用的图片 / 就足以让我感动一生、灿烂一世。”你是否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礼?

再读他的《抹不去的记忆》这首诗,从儿时的印记家乡的屋檐边,留下了年来回耍闹的光腚影 / 家乡的泥路上,叠印着儿时赤脚走读的浅足迹 / 在溪河里,扎眯子摸鱼虾到“望着父亲的脸,拉着母亲的手 / 我一天天长大,一年年长高 / 皱纹爬满了父母的脸 / 炊烟染白了父母的发 // 而今,父母都静卧在家乡的山岗上”,再到“这片和父母亲一样宽厚的土地 / 播下了春夏秋冬,洒满了酸甜辣苦 / 种子在心底发芽,绿水在胸中荡漾 / 铺就层层稻浪翻,收获灿灿玉米香 / 牛羊瓜果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茶浓酒醇”。层层递进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而且还让诗歌的思想性进一步得到彰显。

饶兴军,一个记者,一个诗人。我相信他的新闻作品会更有高度、散文作品会更有厚度、诗歌作品会更有深度。在这里,我祝他今后的诗歌写作越来越有思想、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有境界。

是为序。

(本文为《诗韵城步》序言,略有删改。)

 

本序作者简介

陈建族,笔名族人才俊,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群旺村人,苗族。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散文诗学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海珠区作家协会资深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央、省、市报刊,作品入选多部作品集,数十篇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征文一等奖,还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课本并成为考试题。出版了散文集《峭壁上的芭蕾》。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