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宵过后的清晨,我在小榄车站买了开往深圳龙岗的大巴车票,票价约莫七十元。上车后,我一边翻看着手机几条面试邀请信息,一边盘算着初到深圳的日程安排。直到路边不断招手告白的父亲背影越拉越远,我才真切有了正踏上另一段人生理想旅途的实感。
那时乘坐的是中规中矩的普通客运车,中山小榄到深圳龙岗四个多小时车程。车里弥漫着若有若无的气味,我只身一人带着18寸行李箱在客巴的漫长等待中观望沿途的风景。客巴走走停停,像孤独的独行侠自由穿梭在一个又一个城镇中。闹市中,人们在繁华的街道旁买卖蔬果,远处是天上密不透风的层层厚云,我在观望中隐隐有了对未知的担忧。
在摇摇晃晃的巴士里,膝盖被空调冷气吹得发冷。我只好站起身扒拉着头顶的行李箱,扯出了一条红色围巾盖在身上。胃部由于突然的剧烈刹车莫名翻滚,为抑制它的下一步动作,我只能闭上双眼往后斜躺着,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忍下了种种不适与疲累。
大概因为经历过这种不好的体验,此后我再也没坐过往返颠簸又曲折的这种客巴,大部分时间选择从古镇轻轨到广州南站,而后从广州南转深圳北的高铁。虽然价格上高出些许而且时间更长,但全程封闭式的坐车体验、轻轨高铁的便捷稳定让我无法拒绝这种交通工具。尽管中山到深圳这条道路拥有诸多不便,但不影响当时我对深圳这座城市的热情,以及全身心投入新生活的向往。
在深圳工作生活的四年里,我无数次在中山与深圳这两座城市之间往返。我在“来了就是深圳人”这句话中愈渐投入,社交、工作、梦想、副业忙不迭地有序进行,好不惬意,理想翱翔起飞。
因深中通道的便利,且考虑到父母日渐年迈,27岁的我将手头的积蓄凑了凑,准备回中山置业,给他们留下一方安稳的角落,于是选择再次乘坐巴士。那是2021年的春天,从深圳大学城公交点上车,乘坐直达石岐大信的大巴专车,票价回到了10元。
车上的学生很多,年轻情侣也不少,我在熙熙攘攘中摸到了后车门的靠窗位置坐了下来。此时依旧是稍显凉意的空调风吹拂着整个空间,让我早起的起床气消退了不少,渐渐困意弥漫。再醒来时,只往目的地前行的车辆,像无惧一切的风中精灵穿梭过虎门大桥以及广州路段。窗外的艳阳高照,窗内的絮絮低语,手中的轻便行囊,手机里父母的真切叮咛,都让人放松起来。通过自己努力换给父母一方安稳的居所,对于彼时的我来说是一切努力得以显现的果实,如获新生般喜悦而自在,这也是深圳送给我最丰厚的成长礼物。
如今深中通道已开通一年,属于我的深中理想也开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朵。2024年我再次跟随活动坐大巴去深圳宝安,穿越深中通道时看窗外的风景,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在晚霞的照耀下,同时也将碎金洒向了远处的大海,天赐的金光与这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完美融合,浮光跃金,灿烂无比,曾为这些工程耗费多年的人们理想照进了现实。
原本需要数小时甚至要耗费多地辗转的路程,如今只需30分钟打个盹儿就到了,理想的无限可能在这里得到了具象化表达。人们通过深中通道往返于两城生活与工作,以求梦想与生活的微妙平衡,从前不敢想象的距离在此刻得到了飞跃式的突破。深中通道不仅是一座桥,更是改变生活魔法的库洛牌,是大国工匠们打造的世纪工程。
老子曾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在乱世中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快速奠定了群众基石;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深中通道的开通正是沿用创新、冒险、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在现代化加速推进的当下,义无反顾地奋勇直前,为巨龙腾飞打造基石,为无数个如我一般的普通青年插上理想的翅膀。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