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松涛||重阳夜访养老院随想(世间/随笔)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蓝松涛 发布:2024-10-16

重阳节,应经营养老院的好友之邀,跟随一帮义工前往凑个热闹,也想提早去感受一下养老院的真实生活。

好友经营普惠型养老院快有十年了。车儿三转两拐,进入小镇河涌旁边的养老院,扑面而来的是略显清静的院子,左右有几座修葺一新的三四层楼房,外观简陋看来却让人感觉整洁又舒适。

好友正在忙碌着打点,暂时无暇顾及,就让我们自个先逛逛。当时我们最为好奇的,无疑是老人的住处。大家随即上上下下,将老人住房每个角落都逛了个遍。一大圈走完过后,让我们都感到惊讶的是,这家养老院所有老人住房里里外外,无比干净整洁,竟然嗅不到那种老年人特有的气味,真的一丁点都没有。其实,这也不足为奇,这么多年来,身边朋友都感觉好友有洁癖,原来洁癖也有洁癖的益处啊。

重阳节之夜,好友在养老院搞了个联欢晚宴。院子里搭起了简易雨棚,摆上了二十张餐桌,一大帮城区前来的义工,有的在用推车将老人送到晚宴现场,有的在张罗给老人演出节目……

养老院里所见的老人,大多数是躺坐在轮椅里的。好友说,为了举办重阳节的联欢晚宴,他们一早就逐一通知老人的家属,希望家属能够抽空前来陪伴一下老人。但遗憾的是,当晚仍有大半的老人,没有家属代表前来……

其实,在倾听好友讲述前,今天亦曾与养老院的一对住院老人兄弟有过闲谈,对此也有所耳闻。

在联欢晚宴现场,看到近十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统一身穿红艳艳的T恤衫,围坐在一张圆桌旁,自己就走上前去与老人打招呼。有位戴着书生眼镜的老人,从轮椅上侧转过身子,热情地回应,还主动介绍说,坐在身边的是他的亲弟弟,我们的话题也就从此扯开了。

老人说,他是中风过后,大半年前才住进来的。别看他的弟弟不用坐轮椅,可他有点痴呆,早就在养老院了,至今四年多了。攀谈之间,看到老人目光炯炯,脸膛红润,即使时不时掠过忧郁的神色,也难掩老人当年的风采。他自言自语,自己七十多岁了,要不是中风两次,腿脚行走不便,他是不会来养老院的。但话儿一说到今晚的重阳晚宴时,老人原先的欢颜立马乌云密布,大男人的泪珠也止不住地往下淌。大半包的盒装纸巾,只需数分钟,就被他擦泪用完了。老人赶紧吩咐弟弟回房去另取一包过来。

老人说,自己年轻时在宣传队演过戏,做过建筑工程,还开过大排档。前几年才正式退休,原本可以安享晚年生活,没想到却过上了中风患病的生活。看见旁边有家人陪伴的老人,他还哽咽着说,他家就在养老院附近,自己也有一子一女的……

倾听老人的讲述,除了静静地伸手从轮椅背后去抱一抱老人,那时那刻,突然无言以对。

归来途中,大家在车上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思来想去,自个也觉得,今天参加养老院的重阳之夜活动,至少有三点收获是值得铭记的。

一是何谓情怀?今晚前去参加活动的义工,全部都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这些年在多个场合见识过他们的无私奉献。好友也说,他们养老院平日只要有需要帮忙,一个电话过去,这班义工都是没有二话,能够出动的就会按时拼车前来,不用管饭甚至连饮用水都是自带的。这班义工如此主动积极,其实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既无名更无利,有的可能只是内心的一种执着、一种情怀。相信,此乃情怀的一种真谛也。

二是何谓老来福?今晚在联欢晚宴现场,同样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老人,会行会走的,在台上表演——有八十高龄的主持人,也有七八十岁的歌舞演员;行走不便的,在台下的轮椅上瘫坐——有些还可以自己用筷子,有的只能用汤匙舀食,还有的需要他人喂食……今晚是站在台上表演,还是坐在轮椅上观看,健康成了最大的分水岭。相信,今晚在现场的可能都有同感,健康才是老来福。老年人七老八十日常生活还可自理,肯定也是一种福气,否则便是受罪也。

三是何谓爱老?今晚看到没有家属前来陪伴的数桌老人,早早就吃完饭离场回房间去了,留在现场联欢到最后一刻的,都是有家人在身边陪伴的老人。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深思,老年生活孤独寂寞与否,是与子孙多少关联紧密?还是与家庭文化传承习惯养成更加密切?

始终相信,尊老爱老,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习惯。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5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0 条评论

推荐阅读

原创 20777人浏览   2025-07-04
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
原创 12330人浏览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