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他们坚守岗位!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记者 付陈陈 实习生 雷诗 通讯员 陈婷 发布:2024-08-07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夏日炎炎,目前中山市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正在生效中,预计受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影响,未来一周中山天气都将处于“烧烤”模式。在这样的高温天气里,大多数人选择待在室内,享受空调的清凉,然而,仍有这样一群人,奋战高温、坚守岗位,保障着城市的有序运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8月7日,记者走访了多位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户外劳动者,听他们讲述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与生活。

环卫工人孟献枝:
从城市反馈的善意中
感受满满正能量

孟献枝。 记者 文波 摄

上午9时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身着橘红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孟献枝,就穿梭在这片光影中,认真清扫着每一片落叶。

“太阳刚出来那会儿,晒在身上还挺舒服的,但超过8点就有点火辣辣了,站着不动都是一头汗。”抬手遮住有些刺眼的阳光,孟献枝很自然地用手背擦了一把沁满汗珠的额头,随后骑上电动三轮车,向着下一个路段前进。

今年43岁的孟献枝,是中山市投控环境科技公司的一名环卫工人,主要负责东区街道东裕路、兴中道等路段的卫生清洁工作,大大小小的街道加起来共有30多条。每天,她都会从凌晨3点工作到早上7点半,再从中午12点工作到下午3点,日复一日,风雨无阻。

孟献枝在烈日下清扫路面。 记者 文波 摄

广东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为环卫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成套的工作服虽然能防晒,但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体感温度,每逢三伏天,孟献枝都要湿透好几件衣服。为了防止中暑,她总是随身带着水杯,“像那种1.5L的矿泉水瓶,我一天起码要喝3瓶以上。”

据该公司质量安全管理部负责人常莹介绍,为应对高温天气,公司每到夏季都会定时定点煲凉茶送到离员工作业地点最近的中转站或停车场,并发放解暑水果、防暑药品,“每天开早会时,也会提醒大家注意身体,一旦产生不适必须立刻汇报。”

从业4年来,孟献枝以路面为纸,汗水为墨,扫帚为笔,为城市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文明画卷,她也从这座城市反馈的善意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例如设在药房、银行里的爱心驿站,每当工作累了,她和同事们都会进来吹吹空调、歇歇脚、喝杯水,待身体“充满电”后,又继续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

建设工人许庆春:
不惧“烤”验赶进度
项目建设“不降温”

许庆春。 记者 文波 摄

“兄弟们加油干,务必保证人行道按期完工!”上午10时许,华柏路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包工头许庆春正带领工友们铺装人行道。只见他手持橡胶锤,不停敲击着一块块花岗岩砖,不出一会儿,黝黑的皮肤上便冒出了豆大的汗珠,连穿在T恤外层的施工马甲也被浸湿了一小片。

许庆春是福建泉州人,从15岁起就开始从事路面铺装工作,多年来也参与了不少中山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市政道路、校园建设等。今年6月起,他和工友们加入了华柏路改造工程,主要负责人行道的铺设工作。在近两个月的努力下,工程进展已经过半。

许庆春和工友们在铺路面地砖。 记者  文波 摄

作为在业内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熟手技工”,许庆春和工友们早已习惯了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但仍然无法避免中暑的发生。“好在施工方十分重视防暑宣传,如今工友们的防暑意识都提高了,只要有轻微的症状,马上就会送到休息室,各类防暑药品、清凉饮料也准备得十分充足,休息一下便可恢复。”许庆春说,除了进行防暑宣传,施工方还特意调整了大家的工作时间(早上6点半至11点,下午3点至半夜12点),尽量避开中午气温最高的时段。施工现场还设置了遮阳棚,供工友们休息,清凉饮料等防暑物资也都陆续发放给了大家。

中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苏圳强介绍,华柏路改造工程全长945米,考虑到周边学校众多,为确保开学前还路于民,8月底必须完成主路通车,人行道则于9月底正式完工。为了赶工期,近期公司申请了夜班,增加一趟通宵班次,实行一天三班倒,并将有噪声的工序安排在白天,无噪音的工序安排在夜间,确保施工进度、周边居民生活品质、工人身体健康都能得到保障。

看到路面一天比一天美观,许庆春感叹:“虽然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想到能为城市建设出一份力,我就感到十分自豪。”

辅警苏少彬:
用汗水换来
道路的畅通与安宁

苏少彬。  记者 王云 摄

在城市道路上,有一群身着荧光绿制服的交警,他们头顶烈日、脚踏热浪,步伐稳健而有力地穿梭在车流与人海之间,用汗水换来道路的畅通与安宁,市公安交警支队机动大队辅警苏少彬便是其中一员。

下午2时,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在火炬开发区某十字路口,苏少彬如青松般笔挺的身姿在骄阳下格外显眼。他耐心地提醒着来往的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戴好安全头盔,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佩戴方法,十多分钟下来,苏少彬额头上细密的汗珠逐渐汇聚,沿着脸颊缓缓滑落。

苏少彬劝导市民骑行电动自行车时佩戴头盔。记者  王云 摄

交通疏导、纠正交通违法、路面轻微交通事故处置指引等,是苏少彬的日常工作内容。作为机动巡逻大队中的一员,苏少彬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更具“机动性”,早晚高峰主要在中山城区参与交通疏导,其余时间穿插完成单位安排的训练及勤务工作。

今年是苏少彬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第五年。每天早上7时,他便从家里出发去早高峰集合点执勤,晚上7时结束晚高峰后,视情况参与晚班轮值。

“近段时间天气比较热,偶尔在执勤过程中会头晕,我通常会树荫下稍作休息,补充一下水分。”在短暂的休息过后,苏少彬会立刻返回原工作岗位。工作之余,他也非常注重锻炼身体,以确保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有时在执勤过程中,路过的群众看到我们身上湿透了,会让小朋友给我们送水喝,感觉心里暖暖的。”苏少彬表示,高温下工作确实很辛苦,但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是自己的职责,能实实在在帮到群众,为群众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他觉得十分自豪。

美团专送外卖员李虹宣:
酷暑中为顾客送来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李虹宣。 记者 王云 摄

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许多人点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美团专送外卖员李虹宣也因此接到了许多奶茶的订单。

“虽然天气很热,但顾客等着用餐,我得快点送达。”从上午10时多起,李虹宣便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即使汗水打湿了眼睛,也顾不上擦拭。

到了下午3时许,结束午餐高峰期的李虹宣总算迎来了“午休”时间,记者也才有机会和他坐下来聊聊。见面的地点约在了蜂享驿站(东区远洋站),首次造访的李虹宣一边吹着空调,一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之前经常听人提起,没想到这里不仅可以供外卖员休息,还有充电、喝水、热饭这些功能,以后我得多来。”

李虹宣在远洋城小区附近配送外卖。 记者  王云 摄

今年23岁的李虹宣是重庆人,半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中山,成为一名外卖小哥,主要负责远洋大信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配送任务。每天上午10时到中午1时30分,是李虹宣最忙碌的时候,他常常因为送餐而忘记吃饭。酷暑难耐的夏季,李虹宣会通过戴头套、冰袖、手套来防晒,尽管装备齐全,但皮肤还是被晒得通红。送餐过程中,汗水不停地从额头、鼻尖滑落,遇到部分没有电梯的小区,几趟楼梯爬下来,衣服很快就会湿透,所以水壶和藿香正气水是他的常备解暑“神器”。即使户外工作很辛苦,李虹宣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送外卖是多劳多得,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再苦也值得。”

据远洋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蜂享驿站”远洋站由社区闲置边角地升级改造而成,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广大户外劳动者无偿提供饮水上网、避暑取暖、餐食加热、应急药品、共享雨伞等日常所需便利。据统计,驿站自成立以来,日均人流超300人次。炎炎夏日,这里再次为户外劳动者撑起一把“清凉伞”,为高温下的坚守筑起最坚固的港湾。

【统筹】付陈陈


编辑 曾叔花   二审 魏静文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