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凳子上的月亮》读后(书声/评论)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灯光 发布:2024-04-03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的阅读方式已经主要是电子化了。当时,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电子书,甚至可以说,那些电子书构成了我大部分的知识基础,现在,它们安静地躺在我的移动硬盘里,数年前整理电子文档时,我发现很多电子书已经打不开了。面对那些打不开的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程序,有一种我记得你说过什么,又没办法重新翻阅的疏离感,因为没办法和记忆再次连接起来,生出一种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鲜陌生,往事变得不太可靠也不太确切。

之后,我开始喜欢保存和阅读纸质书,阅读速度也提升了不少。小丹这本书,浅浅的天蓝色封面上点缀着金黄色的月亮和星星,有180多页,几十篇文章,主要是随笔和散文的。书送到我的办公桌上时,我恰好外出,回来又赶上忙着手上的事。大概是书送到后的第二周,我才花了一个下午阅读完。刚好在我读完小丹这本《凳子上的月亮》时,就接到小丹让我写几句的嘱托。

阅读小丹的文字,无疑是轻松的。那是一种未经过太多雕琢的语言,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不是故弄玄虚的语言张力,更不是那种多重逻辑多重定义的回环缠绕,是一种属于潮州姑娘的独特表达方式。所以,阅读小丹的文章,有一种松弛感,就如邻家小妹在旁边叽叽喳喳唠嗑个不停一样。不必去谈论什么价值,或者什么是非。偶尔又能从中拓展知识边界,比如,原来玻璃钢是这么做出来的,苦瓜原来也叫半生瓜等等。读这一小辑,让人似乎回到古城深处,小巷人家浓浓的烟火气息中,有一种像睡到自然醒后,伸了个懒腰的舒坦。

小丹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她的档案工作。而我恰好对这个行当比较了解,深知这一行既责任重大又枯燥乏味,每个档案管理人,都必须面对漫长寂寞的考验。文章中,我看到了小丹的这种经历,很是让人欣慰。认认真真做好一份荒凉寂寥的工作,又借由文学的管道去感知和拥有鲜活浪漫的世界,这是一种相当智慧的妥帖安排。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是生活,文学是修行,于小丹而言,或者正好相反,她的工作像修行,她的文学才是她的生活。所以,我更理解她文章里高度生活化的语言风格。

小丹的工作是管理档案,她的文章也是一种档案,为史存档本来也是文学的一项功能。但是史学与文学还是很不一样的。史学的特点是求真求实,是尽可能客观地描述,记录,考证,越不带个人感情越好。而文学则更重视内在的感知,专注于个体在社会中的感受,在人群中的感受,在场景中的感受。尤其是,文学高度关注生命精神的存在,挖掘和讴歌,在文学的世界里,见事、见物、见时……应该都可以有所施为,这也是另外一种为史存档。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欢迎短文,可配图,图片必须原创。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方嘉雯  二审 周振捷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