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蛐蛐
蟋蟀,又叫蛐蛐,是一种棕黑色的昆虫,因为它好斗善鸣,人们便常常捉来玩乐。我年少时也玩过,每到深秋,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抲蛐蛐,一起比斗,乐此不疲。
其实,好斗的蛐蛐都是雄性的。它长有一对锋利的赭红色大牙,犹如两把大刀;头顶两根长须不时摆动着,背上有一对乌黑油亮的翅膀,每当它展开抖动时,就能发出鸣叫声;屁股处还生有二根针似的东西,好似两根细细的长枪,我们都叫它“二枪”。还有一种蛐蛐身上没有翅膀,而屁股上却生有三根“枪”,是雌性的,不会厮斗,更不会鸣叫,我们从来不捉的。
那时,我常去野外捉蛐蛐,把捉到的蛐蛐养在一只只罐里,并按其比斗本领的高下排好次序,最好的称为头王,养在那只雕有花纹的大罐内,其余的二王三王依次养在另外几只瓦罐中,平时用青毛豆喂养。这样,闲时听听它的鸣叫或“弹琴声”。
有小伙伴捉到蛐蛐,便会来与我的蛐蛐比斗。我一般派二王或三王出场就够了,如果连二王也败下阵来,便祭出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头王,从没失手过。每当听到我的蛐蛐获胜唱响胜利凯歌时,心里总是十分得意。
我还经常把捉了的蛐蛐卖给村里的王大爷,但每只只能卖一二分钱。据大人讲,王大爷收购的蛐蛐都是高价卖给上海人的。
一次,我在自家菜园里捉了一只蛐蛐,体型大,还有两只“三枪”陪伴着,浑身乌黑油亮,鸣叫声也特别洪亮。我喜出望外,拿着这只蛐蛐去与小伙伴的蛐蛐斗,都被斗得一败涂地。兴奋之余,小伙伴们提议,卖给王大爷说不定有价钱呢。禁不住大家的撺掇,我捧着这只蛐蛐王和几个小伙伴来到王大爷那里。王大爷看了后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挑出一只自己养的蛐蛐,放到我的蛐蛐罐里。王大爷的这只蛐蛐也与众不同,高大威猛,可与我这只蛐蛐王相比,还是矮小了一截。
只见王大爷用蛐蛐草逗了一下自己的那只,然后又逗弄我这只,不一会儿,两只都被逗得斗志高昂,露出一对棕红色大牙,蹿向对方,厮斗起来。但见两只蛐蛐你进我退,难分难解,我和小伙伴都紧张得屏住了呼吸。忽然,只听到叫声,我的这只蛐蛐王把头一甩,竟把王大爷的那只蛐蛐甩出罐外,并唱起得胜凯歌。可怜王大爷那只蛐蛐,好半天翻不过身来。
王大爷点点头说:“是只好蛐蛐,不过,我这只上不了战场了,亏大了。这样吧,给你一角钱,这只蛐蛐我收下。”
我心中暗喜,一角钱呀,可买十颗糖呢。可我嘴上却说:“不,一角钱不卖。这可是真正的蛐蛐王呢,被我捉到时不光有王后伴着,还有王妃呢。”王大爷被我的话逗笑了:“呵呵,真有这种事?”小伙伴立即帮着我作证:“对,对,真有两只‘三枪’呢。这么好的蛐蛐,二角钱也不止。”王大爷听了笑着说:“那给你一角二分吧,这是我收购蛐蛐以来最高的价钱了。”
回家的路上,我去小店买了三颗水果糖,自己一颗,两个小伙伴也每人一颗。剩下的九分钱,小心翼翼放进衣袋里,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这些五六十年前的往事,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是会笑一笑。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