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坤||丫髻山的菠萝(本土/纪实)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张星坤 发布:2023-10-27

神湾菠萝节

一年一度的神湾菠萝节来了。对我而言,是第一次也是全程参与了今年这一盛事。

早在菠萝节开幕前一个多月,我就受朋友之约来神湾镇观赏菠萝。朋友开车把我送进了神湾菠萝产业园。喏,好大的一对菠萝,还穿着情侣衫戴着墨镜呢。我发出惊叹。

沿着通往丫髻山的山路前行两百米,是一片长势喜人的菠萝园,还有当地特色农庄,举目可以看见山上一片片青绿色菠萝园。它们依山形走势,大大小小分布。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山地涵养不了水分,砂石土层也容易被雨水冲刷,于是层层梯田在果农们的辛勤耕耘下建成了,碎石头垒成了半月形的围堰,只有你身处这里,你才能体会为什么这里的菠萝口感是那样的甜。大部分菠萝园都建在山坡上,因而,这里的菠萝种植不适合机械化作业,完全是人工种植。

丫髻山不高,但知道的人很多。站在丫髻山顶,俯瞰神湾镇全貌,你会被这山的另一种气质所感染。远处西江直达茫茫大海,神湾港货运码头一片繁忙,货轮在这里穿梭。一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在半山腰穿城而过,它似一条巨龙沿蜿蜒。

在丫髻山巅峰观夕阳或是看日出都是很美的事情,无怪乎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中山市旅游热门景点之一。近观翠绿的山坳里处处是丰收在望的菠萝,青的,红的,黄的,不同的品种,成熟期相差一两个星期。它们一排排,一列列,一片片,在阳光照耀下发出诱人的菠萝香味。这是一座神奇的山,这里的菠萝因它而驰名,山也因菠萝而闻名。是山成就了菠萝,还是菠萝成就了山?这让我心生好奇。史料记载这里的菠萝种植起源于一位爱国华侨的善举。当地的老华侨不忘桑梓情,从异国他乡将菠萝苗不远万里带回家乡,从此本来是西方人餐桌上的珍肴成了中国人口中的美味,菠萝就此与神湾结缘,菠萝让沉睡多年的丫髻山从此焕发了生命力,光秃的山因此变得郁郁葱葱。这大概就是我所见到的山的特殊气质了。

菠萝节的举办,助推当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从菠萝节的设定到今天的菠萝文化旅游周,神湾菠萝这张金字招牌被擦得愈来愈亮。进到园里,挑菠萝,将幸福甜蜜写在脸上,装进心里,每一个游客不虚此行。今年的菠萝节,设置了一系列活动。有村BA篮球赛,青少年航模邀请赛,非遗展示,亚洲旅游形象小姐大赛粤港澳大湾区直选赛等。开幕式是重头戏,具有岭南风情的开场鼓舞拉开了当日活动的序幕。星海音乐学院的师生在菠萝节开幕式的联欢晚会上一展歌喉,多项签约活动及授牌仪式将菠萝节开幕式推向了高潮。

菠萝节是幸福的节日。我在音乐节现场目睹那些市民为歌手鼓掌欢呼的场面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脸上流露出的微笑也是发自内心的,可能平时他们不爱出门看戏,有的也不太方便出远门。音乐节现场,有几位残障人士,他们在家人的陪护下,坐在轮椅上尽情享受菠萝音乐节带给他们的快乐。平日里左邻右舍的大妈大爷们也相约来到了这里,他们同年轻人一样成为菠萝节里追光追潮一族。

菠萝节是文化旅游节。现居住在雅加达的阿强,祖籍神湾镇,今年的菠萝节他携带家人早早来到了故乡。他不仅钟情于菠萝,还带来了许多好的项目。刘女士特地从澳门赶回来,她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参加神湾菠萝节,她原本回来省亲的,没想到,菠萝文化旅游节办得这么热闹,让她对家乡有了新的认知和体验。汪粤生是来自安徽的一种植户,他承包了这里的菠萝园,他说菠萝节给他带来了好运,也让他尝到了种植菠萝的甜头。

丫髻山头,一面面小红旗在飘扬。菠萝园里一派繁忙,种植户王先生正在向游客们讲述他们一家祖孙三代与菠萝的故事。王先生的爱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他们最大的客户菠萝节追加订单至十万斤,菠萝品质一直稳定,今年也有了一个好价钱。

张先生和他的爱人将蜜月选择在菠萝文化周,他们驱车从广州赶来,身上的婚纱还没有脱,就来到了菠萝采摘园,一旁的游客对这对新人的到来拍手鼓掌。张先生笑着对我说,在这里举行婚礼或是拍一个婚纱照一定很潮的。正说着,在丫髻山大门入口处的停车场响起了婚礼进行曲,一场网上招募的当地十对新人正在咖啡书屋前举行隆重的集体婚礼……

一条河流养育了这里的乡民,一坐山滋润了这里的农民。一个节庆蜚声海内外。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蓬勃兴起,美丽的山水画卷在神湾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展开。

(作者简介:张星坤,笔名,夏楠,安徽省滁州市人,作品发表在《新民晚报》、凤凰网新媒体平台等。)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GD to host wonderful activities in ZS this weekend
原创 11595人浏览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