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丹|面具的梦(实力/评论)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小丹 发布:2023-10-17

面具的梦,闪烁在黑夜
——观电影《夜宴》

五代十国的故事,有着那个时代的魑魅,光怪陆离的色彩。创作背景决定了场景特点:狠且乱。狠的是心,乱的是人。父抢子妻,弑兄夺嫂,叔侄相残,早已有悖人伦纲常。如若安排于盛世,便会有种格格不入。五代十国恰好是滋养怪力乱象的时期。

据闻这是一部根据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改编的影片。事实上,并不需要说是改编自某某名剧,单从五代十国的那个时期来看,诸如此类的皇宫事件也层出不穷。

夜,总不经意流露着神秘的诱惑,即便它那么的想要隐忍,也遏制不了骨子里的妩媚与性感。

一袭华衣,一双红唇,一个婉儿,便将那夜的韵味诠释淋漓尽致。她,是夜的皇后,是宴的佳人,是面具背后的灵魂。

她的眼波如水,笑靥如花,舞姿如梦。每一个转身,每一个俯仰,每一个微笑,都如同月光般柔和,又如同黑夜般深邃。

婉后,原只是婉儿,是太子无鸾的青梅竹马。估计,她本也只想成为太子妃而已。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却成了太子的母后,又成了太子的婶婶,最后,还想成为王。

她的命运如同黑夜般神秘又邪魅。黑得令人心悸,却又让人很想去靠近,去窥视黑暗背后的光影。

太子是懦弱的。心爱之人被自己的父皇夺走,也不敢力争,更不敢抢夺,而是逃到一处山水之地隐匿懦弱,日夜歌舞为伴。那批舞者,同他一样,终日戴着面具。

他这种行为,是典型的过激反应,心理学上所说的创伤后遗症。在婉儿成了婉后,他躲过万水千山,窝在一片静谧的竹林,日夜戴着面具,且要身旁的人也同样戴着面具,这种做法,如同缩进了龟壳。他不想自己的脸被他人见着,亦不想见着他人的脸。脸有色彩,换言之,他不想别人窥视自己的情绪,同样的,他亦怕看到任何人的喜怒哀乐。他想把那副冰冷且僵硬的面具,融为自己的脸。他想借助面具复仇。

其实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婉后一句话,将太子自以为如盔甲般坚固的面具梦击碎:“最高境界的表演,应该是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而不是戴着面具表演。”

将自己的脸变成面具,是一种无形的表演,也是一种最纯粹的表演。这种表演不是简单地戴着面具演出,而是通过深入骨髓的技巧和经验,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脸容完全遮盖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表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与角色合二为一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表演者不断锤炼自己的技巧和表现力,需要表演者真正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中去感受和体验,然后用自己的身体、语言、表情等表现出来。它并非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而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的表现,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内涵,把角色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面具始终是外物,冷硬的观感总令人生起戒备之心。四川的变脸之所以成为国粹,是因为大师们早已将面具嵌到了脸上。他们的面具,是薄如蝉翼的层层涂抹颜色的面纱。每一次的换脸,都以迅雷不及耳之速度撕下为首的那层。同样,婉后也具有如此巧技。她比之更甚,她变换的是自己真正的情绪面具,她将真实的情感演绎成面具的幻术。

戈夫曼曾在拟剧论里讲述过,人人都是表演,只不过分前台和后台。他提出的“戴面具的人”“故意演戏”等概念,也反映了社会与人生之间的真实一面。

戈曼夫拟剧论的框架分为五个部分:剧本期望——剧情——剧组——表演区域—假面具。

婉后正是如此,人生已被她写成了剧本,主角是她,脸是她的面具,亦是工具。

她对于自己人生的剧本期望值,从一开始就设定为皇族成员。影片虽不曾对婉后的出身进行细致的交代,她一出场就是陪伴太子成长的同伴。这样的身份,有两种可能,一则为卑微的侍女,二则为被选入宫中陪伴皇子的名门之后。片中提及婉后与太子同吃同住,同入学堂,同练舞曲,乃太子妃人选,从这可以确定,她是名门之后无疑,毕竟,如果是出身卑微的侍女,即便与太子有多么两小无猜,两情相悦,也不可能与太子一同读书,一同娱乐,甚至成为太子妃的候选人。

五代十国的权贵斗争激烈,婉后很有可能是贵族没落之后,虽自幼被养在皇宫,却终究寄人篱下之感厚重。世态炎凉尽落眼眶,只有真正成为皇族的人,她才能站稳脚跟,成为皇族的种子早在心中萌芽。与其说她与太子同好舞曲,或许,这只为讨好太子的工具之一。爱上舞曲,是她的面具;爱上太子,亦是她的面具。这点,在她被皇帝(太子的父皇)封为皇后可以知晓。可能,迫于皇帝的权力,但随着后面剧情的演变,可见她成为皇后其实来得顺理成章。皇帝之于她,比太子的权利更大,她在皇族植入的根也能更深。或许,连皇帝对她的抢夺,也是她设计的剧情之一。

她从婉儿到婉后,已经换了两副面具进行表演。一副是婉儿,一副是婉后。婉儿的情深意切,婉后的高贵冷艳。一边是迫于皇帝权利的婉儿,一边是享受荣华富贵的婉后。她的表演,令太子痛彻心扉地远走天涯。她的表演,令皇帝对她的宠爱与日俱增。如此切换,早掌握在她的变脸技巧之中。

可能她自己也没想到,设好的剧情,会出现插曲,皇帝的弟弟、太子的叔叔,会弑君夺位,顺带将她占有。突如其来的剧情,令她有些措手不及,但她仍旧娴熟,立刻换了另一副面具,演起了厉帝钟爱的婉后。厉帝的出现,似从前台闯入后台的表演者,直接闯入她的表演区域,这是最令编导者反感的现象。可见,即便日后她仍为婉后,也不会再有当皇后足矣的甘心。

她更加清醒,更为深层的事实:只有成为王,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剧本。

成为王,需演场戏,需配合者,故,她也找来了整个剧组来配合。配合者有太子无鸾,有臣子殷隼父子,有未来的太子妃青衣。她是这场戏的主宰,各人的出场与结局都被安排在表演区域里。面对不同的角色时,她随时换上适当的面具:厉帝面前,她娇艳欲滴;太子面前,她柔弱无依;青衣面前,她情同姐妹;臣子面前,她杀伐决断。就这样,她的脸嵌着面具,不断切换,周旋。那张面具,遮住了谁的欲望与野心?那张面孔,又隐藏了多少难以启齿的柔情蜜意?

剧的最终走向,只取决于主角如何设定自己的故事。圣人向左,枭雄向右,心中的故事决定了现实的走向,现实的走向又反过来强化心中的故事。戴着佳人面具的婉后,埋藏着一颗枭雄的心。

于是,枭雄有了枭雄的壮举,更加枭雄;懦夫有了懦夫的苟且,坐实了懦夫的头衔。

夜宴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段陈年旧事,那些已经枯萎的玫瑰,是否还记得曾经的热烈与决绝?

这一场夜宴,终究是落幕了。可是,那一份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

或许,夜的美丽,就在于它的无法触及,就如同那些曾经璀璨过的爱情,只能在记忆中永远熠熠生辉。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