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德||苏州评弹(城记/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永德 发布:2023-08-25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晴姐此前对苏州唯一的认识。我问她是什么时候学这首诗的,她诧异地说,谁不知道这首诗啊。

▲美丽苏州(图/陈永德 摄) 

是啊,中国人谁不知道《枫桥夜泊》这首诗啊。试想一下,一个刚刚经过离乱四处漂泊的诗人,一叶孤舟,一轮孤月,一盏孤灯,瑟缩地泊在寒山寺边。桥的影,树的影,垂下的柳枝的影,岸边院墙的影,淡淡地撒下来,斑驳着心事。远处的小舟上有或明或暗的灯,衬着水波轻漾明灭一点一点闪烁的光,是渔人们在辛苦劳作。寥寥数笔,便是一幅泛着烟雨味道的江南水墨画吧。和着思绪,画面便生动起来。夜风暗寒,辗转反侧却无法入眠,夜半,天色还未亮,寒山寺的晨钟却透着清冽的空气一下一下地传来,譬如醍醐,从此以后,此身何往?此心何往?此身何驻?此心何驻?“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片木鱼响起,众僧早课持戒诵经,呢喃吟诵中,弥漫着香火缭绕的味道。

2003年来苏州时,我很遗憾没有听到苏州评弹,所以听听苏州评弹便是我久藏的心愿。吃完饭,我们到平江街已经是上午10点了,打听到居然还有地方有评弹可以听,便一路找,找到了就拉了晴姐一头冲进去。哇,喝茶,听评弹,台上评弹者正襟危坐,台下小板凳挤得满满的,听客鸦雀无声,真是原汁原味。吴侬软语,原来以为用来谈情说爱是最好的,一句小鸟依人的话过来怕是骨头都要酥掉。没想到唱起评弹来居然也可以斩钉截铁,干脆利落。

因为我和晴姐都熟悉《木兰辞》,就点了这一首。“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代父从军,横刀立马征战沙场的故事,就在评弹艺人字正腔圆的苏州评弹里荡气回肠起来,我们的情绪也随着急促的琵琶声和断金截玉的苏语起伏跌宕。听到军书告急,阿爷年长,木兰无兄,便忧心如焚;听到代父从军,卸妆从戎,沙场征战,则豪气顿生;听到旦辞爷娘,暮宿黄河,胡马啾啾,便柔肠百转;听到关山万里,金柝铁衣,百战馀生,便欢欣庆幸;听到天子明堂,千里足归,爷娘相盼,便归心似箭;等回到了家,着旧时裳,云鬓花黄,伙伴惊忙的时候,便更是会心一笑,真是痛快极了。

过了好一会回过神来,我就想,白居易先生在《琵琶行》里描写的琵琶女“轻拢慢捻抹复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概就是这种吧。有这场评弹,苏州便不虚此行。

本来以为台风过了,苏州会凉快点,没想到今天居然是36度高温,有人去虎丘,车都没下就走了。苏州人有意思的来也直爽,出租车师傅说,“这么热的天,跑出来干吗啊,暑假不就是用来在家呆的嘛”,有意思,可他哪知道我们带晴姐的一片心思啊。

晚安,苏州。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外贸破局,敢问路在何方
推荐 15206人浏览   2025-05-11
跨越3000多公里,中山这对夫妇接力援藏
原创 12123人浏览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