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旭日||逢简水乡(实力/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谭旭日 逢简水乡 发布:2023-08-16

逢简水乡

若一直喜欢江南水乡,不一定要到江苏、浙江、上海去旅行。周末到顺德杏坛镇逢简水乡去走一走,沿着小村绕道的江河水行走,在青石板上、石桥上感受历史。

在杏坛,逢简古村面积不大,村子里水网纵横,碧波荡漾曲折迂回。看村子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桑基田园野趣横生。逢简古村是佛山市唯一一个保留完整的古典意义上的水乡,因为格局和江南古镇相似,被称为顺德版的江南水乡。这在我看来,水系发达的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也有不少沿河而建的古村落,可以和周庄、同里、乌镇等江南水乡媲美。也曾去过江门古劳水乡、广州南湾水乡、广州东涌水乡,与逢简水乡一起合称“广东四大水乡”。

我这次去杏坛逢简水乡,主要是寻找二十年前在杏坛新联村水乡的老同事,去走走看看。我当年在陈村一家钢铁厂工作时,时任轧机手师傅郭照泉的姐姐出嫁。他当时邀请公司里的同事过去吃酒席,吃完酒席后才发现,顺德做喜酒全是在红包上撕个角,然后再退给主人。当时,印象最深,村子里全部都是水乡。谁家都喜庆,都是乘船而来。再次走进郭照泉家时,他已经自己建了房子。我们顺着村里四周走走,又相约一起去附近的逢简古村走走。

从新联村子里出发,沿着一路七弯八拐的,不一会就到了逢简古村。车子停好后,我们一行人走路到了一家叫水乡人家的农家菜馆。梁老板非常熟悉地介绍当地人的菜,包括炸双皮奶、均安蒸猪、凉拌鱼皮、双皮辣椒、发财节瓜、凌鱼片、酿豆腐等十来个菜。梁梁老板席上所说,正所谓事出有因。古时便有“先有逢简,后有杏坛;先有杏坛,后有顺德”,如此低调谦逊,带着些许自豪。

吃完饭,先从古屋、古树、古桥遍地行走。因为阳光不大,加上古树成荫,午后的石板路,依旧散发着肆意的光辉。在一座进士牌子的宏伟建筑处,我们探看了古时的青石板桥。再顺着右侧的小路,一路继续行走。进士牌楼、金鳌桥、巨济桥、明远桥、御赐金桂、刘氏大宗祠、宋参政李公祠,不管怎么行走,四处都有游人前去观光或者品尝美食。

我们在一个相对有风的地方歇息,大家一边讨论着。大约坐了二十几分钟,一路上人来人往。从大部分人来看,几乎都是周末过来度假。

我们去了一趟觉妙净院,这里环境优美,一片钟声和清香。再向前,便到了宋参政李公祠。

逢简水乡,据说是顺德人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历史专家曾经找到汉代的文化痕迹,村里保留了两座宋代三孔石古桥,小河沿岸瓜果飘香、绿意盎然。村里还有比较多的古老建筑,还在无声诉说着历史。那些小船,古桥,古老的建筑一起,相互映衬,完全如水墨丹青画。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二十年前,陈村镇上周边的农村里,也是这样的样子。迂回曲折的水道所包围,这些水道和珠江三角洲庞大复杂的水上交通网络相连。

唯一没有变化的,仍是逢简水乡。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水上交通优势使得逢简古村在宋时相当发达。明代的时候,逢简已有“小广州”之称,繁荣程度可以和佛山镇、大良镇相媲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山镇成为佛山市中心城区,大良也是顺德区主城区,逢简相比起来显得有点偏远,但独有的水乡古典气质仍无法相比。

在宋参政李公祠一带,这里最集中的消费,在于双皮奶、姜撞奶、李禧记等知名品牌的比较有历史意义的小吃店。不必刻意寻找景点,沿着大街小巷随便走走,走累了品尝小吃,行程就会有着极大的收获。

民谚有云:“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就是顺德的别称。到逢简水乡走走看看,大抵就是在此汇聚了顺德本土的许多地道美食。游玩后,势必来一餐,亦是人间一欢喜。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58903人浏览   2025-04-28
原创 18500人浏览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