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璞||家里丈夫在撒娇(书香/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孟玉璞 发布:2023-08-04

“恩爱”这两个字

近年来就养成一个习惯,凡是对一件事想不明白,就是某个字或词含混不清的时候,就去查《说文解字》,找到它的原始意义。总是在查完之后,大惊。惊完之后,赞叹:我们的祖先何以那么聪慧,认识事物那么到位,那么深刻,一下子就触到了本质,没有任何虚浮和遮蔽,让人认识了那个字或词之后登时豁然开朗,天地清旷,明澈的光照彻宇宙,照彻万物,纤毫毕现。

比如"恩""爱"这两个字吧。恩字本义为好处,引申为情义、厚待,感谢。而甲骨文里?"因"心而恩,"因"是一个人摊开手脚躺在席子上,意为依靠、根据。多么坦然安稳的一种状态,坦然到无须防备,安全到完全放松了警惕,连执戟拿剑可以挥舞武器的手都摊开了,连随时都可以躲避都可以逃跑的腿也松驰下来了。那种放松是那么无遮无掩,得有多么信任依赖眼前的这个人,才让躺下的这个人不用想着跑不用想着随时拿起武器或攥紧拳头来维护自己,而是一览无余地躺在一张席子面对着另一个人,而且从心里油然生出这种状态,全是因为他有依靠。这是何等难能可贵的情义,何等厚待的感觉。而"一日夫妻百日恩"的那种遇合也成为一种让人看见的具象摆在面前:有多少机缘多少情义才促成了两个陌生男女,在同一个屋檐下,同床共枕,呼吸着彼此的呼吸,心跳着彼此的心跳,坦诚地面对着彼此。

而"爱"字呢,本义是对人对事有特别真挚的深情,后引申为爱情、爱惜等意思来,而说文解字解释为"行走的样子",意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爱字最原始的构成由"欠"(或"旡")和"心"两部分构成。"欠"和"旡"都是端坐地上张着口的人形,"欠"的口"朝左,"旡"的口朝右。这个张口的人,用右手抚着心以表示"张口告人,心里喜欢"的意思,这就是"爱"这个会意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一致使用的小篆"爱",字脚却多了一只向下的足(夊),以表示"爱"是一种行为与行动,反而把字繁化了。这个向下的脚即"夊"的演变流程,是一只向下的脚逐渐由实化变成线条化、笔画化。因为脚趾向下,所以表示由远而近的行动。这个"夊"不单独成字,后来作为"冬""处""各""夏"等字的表意符号。

看到这样的演变和意义,让我吃惊的是古人早已把爱变成了一种行动,爱一个人是要为这个人奔波辛劳的,并不仅仅是挂在口头上的一种情感表达。可以这么说,爱从来都不是靠语言说出来的,是深深藏在行动里。所以中国人一向含蓄地表达着自己对对方的爱,即使做了很多,也不会很直白地说出来。

而且更让我吃惊的是,“爱”在甲骨文里没有出现,直到战国时代,才开始在器物上出现。而"恩"字是最早见于甲骨文。也就是说"恩"字是汉语一级字,在很早很早以前,老祖宗已经把"恩"字根植在血脉里,成为代代传承的一种文化基因。而"爱"字资历比"恩"字浅多了,打在中国人心中的烙印相对来说也浅多了,这也许是在中国人不轻易说"爱"或者说"爱"时总觉得别扭或碍口另一个原因吧。

通过对"恩爱"这两个字的找寻,我也对现在离婚率不低的原因妄加猜测了一番:也许,在这个张口合口只说"爱"的时代,人们把爱当作了一种口头表达,而忘了古人赋予爱的真正内涵:用行动而不是挂在嘴上的爱,才是真爱。在默默无声的行动里蕴蓄的爱才是最深沉的爱。当一个人明白了爱的这层内涵,那用玫瑰花表达的爱意就显得浅表了许多,就虚饰矫情了许多,就靠不住了许多;而对于进入婚姻之初,一提"恩爱"就觉得土得掉渣,把嘴撇到天上去的人,因为没有"恩’情做垫底,缺乏维系婚姻的心理基础,常常因为日常鸡零狗碎的生活消磨掉了男女结合组成一个家的初衷,忘记了婚姻的实质和使命。所以,有些结婚的男女,既使买颗"鸽子蛋"那么大的钻戒也不能让爱情保鲜恒久远,而且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子的事儿,就大动干戈,大打出手,最后闹得鸡飞狗跳,不欢而散。

所以,当我搞清楚“恩爱”这两字和这个词含义后,再看我家先生就顺眼多了。哦,原来,他发脾气的时候,不顺茬的时候,是他躺在席子上四脚拉扠放松的状态,那状态是把我当最亲最近的人哩,感情是在我面前撒娇呢。想到这里,我被他点起的怒火又被浇灭了大半。再想想,这些年为了这个家,他在外面东奔西走,辛苦奔忙的状态,心里的爱意就生了出来:他在用行动贴贴实实为这个家付出啊,在外面受到的委屈还不能在家里释放释放,还不能撒撒娇,卖卖乖?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题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深读|全城集结,抗疫线上的青春防线
原创 16747人浏览   2025-07-30
人人都是“防蚊灭蚊行动派”,招式有→
原创 11116人浏览   2025-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