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梯度的呈现
——《时光倒影》散文集序
梁冬霓经文友介绍加入斗门作协,之后便有了文学交流。她痴爱文学,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有的发表,有的获奖。印象中,她是一位有灵气、才气,情感丰富、观察敏锐的作家。她收集整理部分文学作品,准备出版散文集《时光倒影》,嘱我作序。
▲梁冬霓散文集《时光倒影》(图/ 作者 提供)
细读书稿,不禁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她的文章犹如西湖龙井,看去全无颜色,喝到口里,却有一股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翻开书页,即刻被她的语言深深吸引。作者用语精练、挥洒自如,遣词造句生动得当、含蓄深邃。文章脉络明晰、感情饱满、格调高雅。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气韵萌生,给人以含蓄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读这样的文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很多的人生教益。
散文集分为三辑。第一辑是家乡的咏叹调。作者内心珍藏着一片家园,那便是她的故乡梅县松口和现在安家的地方珠海斗门。她以一颗感性细腻的诗心,感受家乡的变迁和美好,尤其是对于松口——她出生长大的地方,用深情细腻的笔触,写了一幕幕回忆,以及后来在时代变迁下发生的变化。其中有美好、有心酸,情挚之处,尽显一颗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心。
第二辑主要是写作者的心路历程。在这一辑,作者把生活和情感融合在一起,以敏锐的观察力以及独特的内心感悟进行精神漫步。在这里,我们看见生活的斑斓多彩与百般滋味,篇章里渗透着友情、亲情,也流动着各种欢快、悲伤、美好和幽暗,我们从中可窥视出作者对生命生活的热爱和朴实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三辑是文学作品评论,作者深入研读四位作家的五部作品,从不同的视角挖掘作品的内涵,洞幽烛微、纤毫毕现地勾勒出作品的写作特色,条分缕析,点评精要,入木三分。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并把自己的爱憎之情灌注在作品中,只有这样的文学作品才特别容易感染人,唤起人们的情感记忆,产生强烈的共鸣。冬霓是一位相当有创作个性、特色的作家。她的散文最大特点是真挚亲切,以情动人,语言随情而发,自然朴素,平实流畅,字字句句,都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深之语。这种情感在作品中随处可见。在《或远或近的故乡》一文中,她写道:“临江一带,古街连成蜿蜒的曲线,起伏着岁月的斑驳,像一幅水墨画,因了一滴饱含深情的泪,洇开在梅江朦胧的雾气中。”几句淡笔,以景衬情,情感就如涓涓溪流。
有些文章,文字看似平淡无奇,从她的笔端流露出来,却有一种难以抵挡的魅力,因为字里行间,都有她的刻骨深情,如震颤的和弦,引发读者的遐思和心灵共鸣。如《跪拜》一文,通过回忆奶奶病后的点点滴滴,寄托了自己的无限哀思,整篇文章朴实无华,感情克制,娓娓道来却催人泪下,读者很容易被她的哀痛所感染。《平静的海》通过描写父亲为支撑家庭,支持自己求学,由一个小商贩沦为拾破烂者,弯下高挺的腰,放下自尊,而且一干就是十多年,表现了无论身处何种困境的父亲,始终保持着一种旷达淡泊、乐观宽容的人生襟怀。她在文中说:“在他看来,收破烂已不是什么卑微的事。只要是劳动,就有劳动的快乐与尊严,没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豁达的心态,不但影响了作者,让她的文章带有一种旷远的意味,也深深感染了读者。
冬霓是唯美而感性的,她挥洒自如操纵的,似乎不是文字,而是画笔。她笔触灵动,笔调清新,情感丰盈,在她的文章中,你分不清是故乡美、情感美还是文字美,或是兼而有之。
意境的营造是她写景物的一大特色。她善于虚实结合,或以景衬情,或以情托景,她笔下的景物,更多是情感与心理情绪的呈现。而心空的邈远,加上诗化的语言,又决定了她的文章有一种悠远的意境。《或远或近的故乡》一文便很能体现她这种创作风格。故乡由昔日的繁华变得冷清,老街人去楼空,在日复一日中沉寂,这种残旧与寂寥,本是一种感伤,但在她的情绪带动下,却变成岁月长河的感叹,景物被赋予了时间与生命,成为时代的回音。如结尾中写道:“海子的家乡在诗歌中或远或近,而我充盈在内心深处的感情,都在故乡的梅江中,写意着从未离开的或喜或悲。”《江水依依向东流》这篇散文布局整饬而又层层深化。她的妙笔勾勒出来的江水、青山、梅东桥等,让读者身临其境,文中说:“船舷边上白色的浪花朵朵,如雪落江河。我和妹妹叽叽喳喳,好奇地指指点点,而奶奶看着我们的眼眸,像盈满了江水,深情而明亮。”读来朴素自然,让人感觉景物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时光深处的水松林》这篇散文,作者在看似极其平凡的事物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在一片奇景中寄寓深邃情思,风格玲珑,诗意隽永。如“水松林的美,美在幽微。石径环岛,阴翳蔽日。阳光从叶隙间漏下,斑斑驳驳,深深浅浅。偶有一丝落在脸上,便又恍惚迷离起来。河边阳光充足的地方,水松的羽状叶子清晰又模糊,塔状的身形迎风静思,流露出宁静致远的境界。”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从细微处入手,不露痕迹,不经意间就造出言简意远、朴拙幽深的意韵。
作家要使自己在观察、体验生活时所产生的情感在文学艺术中得到表现,必须对情感进行一番提炼和整理,强烈的爱憎不用纷繁的色彩来粉饰,深沉的感情也无须华丽的言辞渲染,冬霓的作品就体现了这种写作特色。她的散文的显著特点是大雅若俗,拙朴自然,如朗月星空,看似稀松平常,细品却有博大的人间真气象。无论是勾描人物,还是涂抹风景,所摹之物却总能气韵萌生、真挚感人,其文字功力可见一斑。她准确地捕捉到了事物的内在神韵,准确把握人物的情怀,再加上她敏锐细致的体察,笔下的文字便余味无穷了。如《菉猗堂抒怀》这篇散文,全文起承转合,布局精妙,层层铺垫,丝丝入扣。作者步步深入,笔笔记胜,直至结尾水到渠成,点明托物言志的题旨。文章在抒情中叙事,在叙述中抒情,两者密切融合,浑然一体,随着人、事、景、物的叙写,浑然一体,达到曲致含蓄的表现,美丽的乡村文化遗存、淡淡的惋惜和思念,使整篇文章回荡着一股历久弥新的魅力。
散文是一种毫无框架的真实,散文所能依靠的,是真实感情的质量,而真实感情的质量,只能是选几个生活中的细节,散文的情也就体现在这些细节之中。如《如花飘落的光阴》这篇散文,作者捕捉值得回忆的大学生活缩影,娓娓叙来,亲切自然,悠悠同学之情充溢在字里行间。这篇散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到心平气和,气度从容,然而,淡却不是无情,文字背后所深蕴的情便呼之欲出,这种将文字返璞归真的功力,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同样一个对象、同样一个细节如果是纯客观的,也许没有深刻的启发性,但是一经作者的渲染乃至似乎是主观的解释,微不足道的东西也就变得意味深长,促成对生命或人生的一番思考,这样的文章便有境界可言。将真诚与真情,作为境界的内蕴与基石,这是冬霓一直以来创作的一个方向。
通过此书,我们仿佛看到光阴的梯度,层层级级、长长短短,轻盈的、沉重的,悲伤的、喜悦的,唯美的、烟火的,既有精巧之章,也有恢宏之作。家乡风物,岁月履迹,书香的浸润,都可看出她对向善向美的力量与追求。她的文章既有浪漫主义之风,也有现实主义的风格,行文看似随意,却蕴含了相当大的弹性,让人在看完文章后仍然余下久久挥不去的思考。文中所叙之事,有的时空跨度非常大,但是读来和谐流畅,丝毫不会觉得散漫,文章结构严谨,内涵深厚,这应归功于作者深厚的构思能力。
文学,在冬霓心目中,是安放灵魂的地方,既是一种寄托,也是一种力量;既是一粒种子,也是一棵大树;既是一剂良药,也是一盏明灯。希望她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内涵厚重、温暖读者心灵的文学精品。
是为序。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