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兴泽||珠海香炉湾(城记/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朱兴泽 发布:2023-07-18

香炉湾,一个等你入梦的月牙湾

面对月牙形的香炉湾,我是那么地沉迷这里的一切。我曾三次走进这里,三次都遇到暴雨。它在我心里,魔幻般存在。

终于有了天晴的日子,我站在海边的沙滩上,选好一个视角,软软的风吹来,柔柔的浪涌来,好好审视众人慕名而来的胜景。身后的一高一矮沙白色的建筑是珠海市规划展览馆和博物馆,左前方屹立在海中的是一大一小的象牙白的日月贝大剧院,右前方是双手举过头顶托着大珍珠、腰系渔网的珠海渔女雕像,与海湾并行的海岸道是人来人往的情侣路。盘旋而上的城市阳台身后不远处是有着类似动物形态的石头,名叫石景山,上面还有蓊郁的绿树和缆车及滑道。山上的观景台,天气好时还可看到香港和深圳,当然也可看到澳门。这一切的一切,构成梦幻似的王国。这里,治愈了我心中被泪水浸泡的伤。

石景山与伶仃洋相望,点点鸥鸟低翔,日月贝珠海大剧院像海中一大一小贝壳正张开贝壳,珠海渔女眺望海中,情侣路边的野狸岛,相邻海滨公司的城市阳台。登上观景台,远可观世界最长的海上大桥“港珠澳大桥”,近可览壮阔波澜,还可以转身走进珠海博物馆,进入时光隧道,把珠海从古至今的文明和发展之路溜达个遍。这里还有种种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加上我在这里相遇的“风”和“雨”,每每想起它,心中就如千万只海鸥翩翩起飞。

恍惚中,我想起浪漫的李白曾写“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他写的香炉当然不是这里的香炉。这里是因过去渔民从这里登岸到石景山香炉洞朝拜而得名。在珠海的香炉湾,当我看着周围的一切,所有的记忆也会如一段飞流直下的瀑布,心底也会顿时升起一股挥之不去的迷烟。我最喜欢看珠海渔女雕像,一凝视就是半小时。

渔女低眉含笑,婀娜的身姿,胯间挽裹着渔网,显得那么楚楚动人。我不由自主地在网上寻找塑造她的人名叫潘鹤,别名潘思伟,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我们欣赏珠海渔女雕像时,一定不要忘了这样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为珠海立起一张美丽的名片。

在好奇心驱使下,我问导游,珠海渔女是不是也是一个等丈夫出海归来的妻子最后化为石头的故事。导游笑了,她说,珠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每个故事都是浪漫的。她卖了一个关子,停下不说,喝水,然后她看我急不可待的样子又笑喷了。

她说,珠海渔女原是南海龙王的女儿,贪恋香炉湾的美景,她织网,打鱼,为人们治病,与渔民海鹏恩爱,坏人矮子使坏,要海鹏脱下她的镯子为信物。她对海鹏说,如果脱下镯子她会死,那是海中八个管家婆给她套上的。海鹏不信,认为她不是真的爱他而编的借口。她为了示爱明志,她脱下一只手镯,死在海鹏怀里。海鹏痛哭不已。后来九洲环长老为之感动,引导海鹏找到还魂草,这草要用男人的血浇灌,海鹏持之以恒,还魂草终于长大,救活了龙王的女儿。龙王的女儿就是这个手举着大珍珠的渔女,她这是要拿着大珍珠感谢救命恩人九洲环长老。我被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不要用怀疑亲手杀死自己的爱人,一旦爱情消失了,灵魂或生命“死”去了,很难找到一株“还魂草”让爱情回到当初的模样。于是,我决定放下心中的一些沉重,就像等雨过天晴一样,等待一地鸡毛的生活回到如眼前的蓝天一样纯净。

移目海中一大一小的珠海大剧院“日月贝”,它的设计者是北京大学教授、中营都市总设计师陈可石。中国唯一一座海岛中的剧院,用日月这样的光辉对大剧院进行命名,让人过目不忘。贝是海洋中美丽的生命,“珠”生于贝,“贝”生于海,当歌声在剧院响起,在海上传播时,海花在欢腾,天空的云在舒卷,无论心情是欢乐或悲伤,我都会在此时相融于海天水云间。海纳百川,何而不容呢?

环于野狸岛的弯道,我曾在春节来此走过两次。原来我以为这岛上有一种动物叫野狐狸,狐狸是一个聪明的动物,从小我就喜欢听关于狐狸的童话故事。后来才知这个名字的由来。女导游说,许多年前,石景山上的风坡山上,有两个山,在山麓的一个像狮子,横卧在海面的像野狸。因为它们在化成石头前,在风坡山上的坟头争抢祭肉吃时经常打得鲜血淋淋,村民觉得不吉祥,就用两根贴有符咒的石柱立在坟的两侧,一条朝东,一条朝西。从此狮子和野狸不再来坟前了,许多年后,它们死了,就变成石头隔岸对峙了。野狸岛因此得名。虽然是神话故事,我却对这个石景山,对这片香炉湾多了一些神圣的感觉来。

中国的神话故事,大多是围着善恶转换或铺陈,围着因果报应而轮回生死。爱情,始终像几千年来年生生不息的大海一样,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我回眸身后那座城堡一样的珠海市博物馆,寻思,那里或许珍藏着更多神秘的故事吧。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有幸两次走进这座博物馆。第一次是周末的下午,孙光荣带着我,穿过密雨而来匆匆参观了一次。第二次是随三灶金海风楹联诗词学会成员们一起来采风。两次天公都不作美,不管不顾地下一阵子急雨,仿佛天上的云在跑步一样,跑得汗水淋淋,把路面弄得湿湿的,故意促狭地逗我们玩似的。

第一次到博物馆,当我走到一面像电子光影触摸屏的“大墙”面前时,杨长征老师神秘地笑着,喊住我:“康心,你去摸摸这面墙。”我的指尖刚触到电子墙,就看到神奇的一幕发生,从指尖触碰处瞬间散开一大束光芒,这束光为我打开一条深邃的门道,仿佛召唤我穿越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孙光荣又笑着命令:“康心,站好。”我倚着这特别的“墙”,他为我拍下这样一张照片:我像一个发光天体,同时也被四散的光包围着,成为蓝色天宇中的精灵,张开双臂灿烂地笑着。那时,我是特意天天那么开心的样子,因为孙光荣的亲妹妹刚病逝,我也希望他从忧伤中走出来。他在我心中,也早已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大哥。

接下来,杨长征老师为我俩滔滔不绝地讲解里面的文物、人物、史迹。一块锚石、一节断玉、一件陶器、一个花瓶、一幅旧画、一本史书,一件旧衣、一幅岩画、一把军刀、一件铜具……这些物件,记着珠海几千年文明,包含着珠海几千年的历史。

七楼有珠海的版图,不只是配有绿色的静态沙盘,还配有现代科技的光影声并用的多媒体。当音响里传出带着磁性的男中音解说时,屏幕上出现同步的彩色画面,如同在电影院看大片一样。这时珠海的陆海空外在分布形象,内在神韵全部呈现在眼前。一条情侣路,九个海湾,多个岛屿,几纵山脉,珠海的轮廓尽收眼底。

大大的展厅,如果每处相关的内容都要讲一遍,我估计杨老师几天几夜也讲不完。里面究竟有多少展厅藏有多少珍贵文物,我两次参观也没看完,只能遗憾。我想如果有机会,多用几天,慢慢看看珠海博物馆,看看这座城市的古今变化,内心一定丰盈而深刻。

最后,我们坐在八楼的落地玻璃窗前,俯视整个香炉湾,我除了“哇,好美”,便再也说不出任何赞美的话来。因为我立刻被一股磁力吸进一种空灵的视野,早忘了自己。广袤的天地之间,纯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海浪、沙滩、海鸟、灯火、日月贝大剧院、珠海渔女,像被无人机从上向下拍摄的照片一样呈现眼前,真正体会一次“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觉盛宴。如果说,当初我走进博物馆时,是从今走到古,而此时,我在这窗前往外看,又从古回到今的交叉点。这种时空转换的感觉和视觉产生的冲击波,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第一次因供我们参观的时间不多,杨老师就带我俩看重要的部分。第二次来博物馆时间比第一次多一些,杨长征老师给每人备好资料,从上午十点多讲到下午一点多。听着他略带干哑的嗓音,真觉得杨老师工作辛苦。因为下午还有这样的讲述,他便匆匆告别我们而离去,我才从游览的梦中恍然初醒。关于他的回忆又从心底泛上来,像余音绕梁,唤起与他相遇相识的过往。当大雨倾盆我又弄丢了雨伞时,他拿出自己的大伞硬塞给我手中……

我多次走进的香炉湾,是我永远的想念。在这里,人与大自然如此和谐。这里的风是爱的音符,浪是情的呓语。人们既充满诗情画意又热爱劳动、热爱自己的家园。想想远古的人们出海顺利归来进入石景山山洞的跪拜,想想神话中的渔女和海鹏的起死回生的爱情,想想早已成为旧时光的博物馆中的文物,想想走进日月贝大剧院听一场激动人心的音乐,对于我这样一个充满浪漫情怀的人来说,这里一切简直美得让人无忧。夜幕降临时,蓝、红、紫、粉等等灯光,闪烁四起,享有浪漫之城的珠海,深情地将我抱在怀里。我觉得古人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没有香炉湾让我沉醉。曾经晚秋的黄昏,我与爱人走在这里的情侣路上,听着潮音呢喃,总想找一个地方支个帐篷,在这里伴潮声而眠。因为夜晚较冷,最后还是乖乖回家了。

啊,香炉湾,温暖的香湾,一个随时等你入梦的月牙湾。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