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梦||禅城荷花岛(呈现/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荷梦 发布:2023-07-17

佛山亚艺公园雾中赏荷

若烟,似岚,伸手去抓,抓不住;用眼去看,茫茫一片。绿的荷叶,红的荷花,白的雾气,夏日,荷池边,这随意裁一幅,均可入诗,入画的荷花岛荷花盛景,确实可算新时代佛山的新一景。

亲历过三年拍雾中荷花的盛况,每一次,感受,视角,心境,观众均不同,而累积的印记,留下的照片,以及挖掘的境界,却是美丽的,震撼的,令人遐想的。

古人对荷花是熟悉的。甚至对其灵魂也有雕琢。像宋人周敦颐就说,荷花是君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至于状绘红荷开得火烈,灿烂,舒卷开合自如,透着天真美态的是唐人李商隐;盛夸那荷叶田田,碧绿无边,荷花与太阳相映,别样火红的是宋人杨万里。如果这些诗人能穿越时代,看到今日佛山雾中之荷的美丽,朦胧,飘逸,浪漫,动人与温柔,又不知该写出怎样撼人的诗篇了。

雾中荷花之美,是衬托在起作用。荷花,在花中也算骄子,本身已颇美,兼有田田荷叶相映,实属殊美。清晨早起,露珠儿缀满了绿油油之荷叶,晶莹剔透,圆圆滚滚,欲动欲静,这都不说,更有兀然之荷秆连通水中泥土,吸吮着大地的养分。那高挑的模儿,被朱自清喻为“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这样自身条件已充满美的节律,美的诱惑之荷花,再放置于雾气朦胧中观赏,它之扣人心弦处,就更蕴藉,雾气笼罩中之荷花,自是别有情韵了。

夏阳正好。阳光下的荷花,清新,洗练,娇艳欲滴,每一朵,都透出玲珑可爱,风姿可人。忽地,一阵烟雾喷涌而出,渐渐地,渐渐地,烟雾弥漫,扩散,飘移,一下子功夫,已将清逸、明快的荷池,氤氲成浓墨重彩的水墨国画。夏风轻送,笔墨越来越浓,在某一刹那,荷花被完全遮住了,雾气升腾,消隐了翠绿与粉红的色调。风儿徐徐轻拂,一丁点儿一点丁儿地,把厚厚的白雾摊薄,原来占据荷池首席之位的荷叶荷花,露出了亦真亦幻的样儿。

禅城荷花岛荷花盛开,消息传诵,每年吸引了珠三角多个城镇的摄影爱好者到此寻觅。长枪短炮,古典模特,以及密密挤挤的观众一旦出现,也立即成为风景,与雾气中朦胧、轻盈、张扬的荷花世界相映衬。不过,雾气中之荷花,始终赢得最大关注,不说瑶池仙境,不说亦梦亦幻,面对这美到极致的荷境,确实需要观赏者具备一定的眼界,审美与情调。而我觉得,一支出众的摄影团队,一帮从唐宋而来的模特儿,也是值得书写的。

那些模特,正值妙龄,汉服装扮,十足古典的美人,置身雾中荷池边,真的花映人脸,美不胜收。已过青春岁月的半老徐娘,也大大方方,在荷池中的栈道,旗袍,油纸伞,一番摆弄,希望留住美好岁月。更有一大妈一身功夫服,伴着音乐,表演佛山著名的功夫。她的一招一式,虽能看出还缺乏专业培训,但敢于亮相,其勇可嘉,也值得称道。

在酷热的六月,虽刚下了场雨,但天的闷热,还是让游客们大汗淋漓。尽管如此,中途,竟没有人撤离,大家都以虔诚之心,静待雾气喷完,一起在找角度,摆姿势,留住最美时刻。雾气消隐后,荷池有那么一刹那的宁静。摄影大咖,在修剪美照;模特儿在整理头饰;粗犷的汉子忘不了抽根烟;而蹦蹦跳跳的稚儿,则嚷着要采摘荷叶一顶,戴在头上。风景还在延续,只是换了一种情味。

经常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但佛山的民众,一到荷花盛开,兼之喷雾开始的五月,即一家老老少少,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相约赏荷去!“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古人捕捉到的雾气中的荷花,是别有韵味的。

忽地想起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将做学问概括为三境界。我觉得,雾气中赏荷,也是三境界。第一境界为:自身层层铺垫,对比映衬下的纯净之荷;第二境界为:加入雾气之后,若隐若现,亦真亦幻之荷;第三境界为:雾气散尽,回复一身娇艳,卸却凡尘烟火之荷。 

正是从看荷是荷,到看荷不是荷,最后看荷还是荷的三重境界。雾气的加入,即好像每个人的人生,起初是单纯的,没有云气与烟尘的遮蔽;有了经历后,即好像雾气缠绕的人生,生命与认识发生了蜕变。但铅华洗净,人的本质,依然故我。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