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丹||眼神的触摸(实力/评论)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陈小丹 发布:2023-07-07

眼神的触摸
——影片《洛神》观后

马浚伟北大研究生毕业,考上了香港艺术发展局公务员。当年,影坛正红的他,选择急流勇退返校进修,大部分人抱着不解之态。对此,我却觉得暗喜。这位儒雅之气浓厚的翩翩公子,终究选择符合自身气质之路。

作为香港TVB当红影星,马浚伟拥有众多脍炙人口的剧场。弱水三千,唯独《洛神》的曹植,是他气质的巅峰演绎。

《洛神》之美,是哀怨与忧愁的缠绵,气势与柔情的纠结。曹植,诗意的白马少年,如通透明亮的美玉,散着柔和的光。这种光,细腻得蕴着淡淡忧伤。它的光芒五彩纷呈,有才华横溢的灵气,有世子之选的贵气,有忧国忧民的大气,有儿女情长的柔气。

剧中的曹植最高光时刻,或许就在铜雀台作赋那刻。挥毫而就的瞬间,白色宣纸上的墨字,倒映着众人惊艳的目光。不得不说,Tvb拍摄高超之处,莫过于细节捕捉。这一场景的捕捉,全在眼神。

第一处眼神是曹植。曹操令众人以新建铜雀台作赋,众人案台前摆上纸笔。曹植眼眸灵动,左右转动两次,倏地一睁似突亮的灯,下笔动作潇洒利落,显着行云流水的顺滑。这一眼神的凸现,是曹植流淌满腔的才情。

第二处眼神是众人。曹植极短时间内下笔,众人眼神化成感叹号。感叹有两层意思,一为惊讶赞叹,二为惊奇质疑。赞叹果然不负盛名,质疑是否不负盛名。

第三处眼神是曹操。曹植下笔间,曹操眼神一直紧贴笔尖游走。字体所到之处,都有曹操的眼神相伴。他的眼眸时而低垂,时而圆睁,瞳孔的黑洞恨不得将纸上笔墨悉数吸入。当搁笔呈上洋洒美文时刻,他的眼神溢着无限波光,是为父、为君的骄傲。

眼神是心灵之窗,亦是情感之镜。得意有之,失意亦如是。锋芒难挡的时刻,眼神为之闪耀,落魄哀怨的瞬间,眼神为之悲悯。

整部剧的高潮,在于七步成诗的场景。行诗而成的瞬间,是深入肌理的细腻。细腻得令人心疼,以至于每每重温,全身毛孔仍会为之悲悯,肃然起敬。

七步诗的意境,以兄弟为题。镜头的牵拉,是历史的转折。画面直指宫廷,堂皇的富丽。黑红相间的黄袍,衬着曹丕威严的高大。华丽的皇廷,格格不入的曹植落魄憔悴,风采不再。端庄优雅的甄宓,眉目紧锁忧思。深藏不露的司马懿,难掩狡黠之气。

场面的动容,趋于服饰的华美,人物的貌美,更多是眼神的历练。

一开始,曹丕的眼神高傲冷峻,欲置曹植死地的神色欲盖弥彰。嘴角微微朝上的牵扯,与半掩的眼皮,闪着似笑非笑的光。随着他踏足而出的七步诗,前三步一直维持这个神情。

曹植的眼神,迷离恍惚,当日神奕的眼球,灰而涣散。眼眶掬着泪,克制着隐忍的痛。焦虑不安爬满他的脸,洗不尽悲伤与无奈。兄长曹植,不,是皇帝陛下,他已踏前而行,自己却原地打转。怯懦与退缩,像牢笼将他禁锢。荒凉与苦涩,浸泡着他冰凉的心。他的僵硬,来得突然,当年与生俱来的一点灵犀,因所爱之人的离去,消失殆尽。此刻的曹植,双眼紧闭,左右摇晃的脑袋,是想重拾作彼时灵光,模仿着那时举动。

这场无硝烟的杀戮,撕扯着甄宓的心。手执绢帕半遮脸的她,对着曹植含泪而笑。笑是泪的凝聚,泪是笑的催化。淡紫色的水仙绣帕,透着愁苦的色彩,缺了水仙的芬芳。同样,曹植泪眼与对,走入彼此泪的光。一眼千年的回首,情之所钟的独白。曾经风光无限的遐想,在泪眼的勉强里,笑得凄美而动人。或许,才情的灵犀为之悲悯,失而复得。

七步诗的后四步,来得峰回路转。步伐一致地踏步,道出曾经的和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赞叹曹植才华的同时,更多是对兄弟挚情的诠释。曹丕转头而望的眼神,是悔恨与感动的交织。曹植同样望去的泪眼,是哀求与旧情的渴望。甄宓望着兄弟俩,流下两行安心的泪。镜头继而转向司马懿,若有所思的眼神,透着悬念的味道。

场景的流转,是茫茫的海边,一艘孤舟等着归航人。曹植怀抱甄宓的遗物,一个披金的玉枕。玉被沉重的金子包裹,散不出它的存在。它却有着美好的名字,金缕玉带枕。曹植此刻的眼神,是空洞无力的哀怨。海水翻滚着怒号,为曹植的心默哀。他的眼神,令曹丕从此放心,也留给他一条,冰冷麻木的路。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中山+”狂撒2万元红包雨!速来
100476人浏览   2025-04-28
2025年一季度中山GDP同比增长4.2%
15734人浏览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