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天国||汶川樱桃红(地理/纪实)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蒲天国 发布:2023-06-25

又到汶川樱桃红

红缨绿蕉,正是初夏景致。

一到5月下旬,便让人想起汶川樱桃红的丰收景象。

早在2000年,我曾到九寨沟、黄龙旅游,就知道阿坝州的樱桃(俗名车厘子)比较出名,主要产地在汶川县。

汶川车厘子,作为阿坝州汶川县特产,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2019年第四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其果实肾形、果大,缝合线明显,果皮深红至紫红色,有光泽,果肉玫瑰红色、肥厚质脆、味甜、离核,内含物丰富。每到车厘子成熟时,坝州、威州、绵虒等地成片的果林,绿叶葱茏,映衬着玛瑙般的果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

随着疫情的解除,旅游产业的重振,游客们都慕名来到“无忧之城”汶川,既观美景、拜谒治水英雄大禹,又赏藏羌风情,吃大快朵姖牛羊肉,更喜乌红发亮、晶莹圆润的车厘子。此果富含维生素A、E,口味酸甜有度,果肉柔嫩爽口,树枝上现摘一串两三粒,放进嘴里一抿,便果核分离、果肉下肚,让人倍感清爽有神,实在是人间至乐。

我有幸于去年10月到阿坝州信用联社工作,在汶川出差期间,听信用社李主任讲,汶川车厘子名不虚传,已成为果农们的主产业,每到5月至7月,车厘子成熟上市,信用社门口方圆一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交通拥堵。卖车厘子的果农都汇集一处,或竹笼、背篼,或纸箱、胶桶,或大盆、箩筐,凡是能装车厘子的器具,皆尽数派上用场;买车厘子的游客、批发商,都没有商量地集合,车厘子市场成为汶川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曾到汶川信用社开会,看到信用社大楼前岷江街和后几条街都清一色摆满苹果摊位,想到车厘子上市,眼前一定是万人涌动、摩肩接踵,心里便期待着目睹这热闹场面。

5月22日,我陪省上部门检查来到汶川。到了汶川信用社,已近中午12点,但信用社门口仍然人流如潮,人声鼎沸。但见岷江街已是一条“长龙”,从岷江大桥头口一直延伸到信用社和交通管理站这头,道路两旁黑压压的一片人群,都围着那鲜艳可口的车厘子,或讨价还价,或挑拣鲜果,或称秤扫码,或包装填单,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各位快递小哥守株待兔,坐等办理业务;也有人手持脚架,头套耳机,现场直播带货……

听信用社朋友讲,今天的人流还不算什么,特别是在星期五、星期六,汇集到这里的人是几倍,到处人山人海,繁华有加。每到这个时候,多达200名快递员在这里专门办理水果快递业务,鲜美的车厘子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真是空前盛况。

我走近市场,看到几个背着一篼车厘子、怀里搂着一篼车厘子,还一手提着台秤的果农,匆匆而来,汗珠挂满面颊,在阳光下闪烁,每人黝黑的脸上都露出会心的笑容。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初夏并不是他们挂念的景致,车厘子的丰收才是他们喜悦的动力。他们抢季节采摘,辛勤忙碌,全然没有劳累的感觉,满篓的车厘子将带来稳定可观的收入,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我从信用社楼上鸟瞰,沿街两旁,一只只装满车厘子的箩筐和塑料桶,像堆起的一座座红色的小山,琳琅满目,新鲜亮丽。这些果农头天下午至晚上釆摘,都赶到凌晨四五点钟就上市,在这里期望卖个好价钱,新鲜的车厘子每斤可卖二三十元。游客们、中间商也四面涌来,在这里形成车厘子市场,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据了解,汶川县因地制宜,20世纪90年代从欧洲引进车厘子。由于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从2000年开始,汶川县便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车厘子,如今已发展成为当地一大农特产品,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共有约30个品种。汶川信用社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为果农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通过小额信用贷款,积极支持车厘子产业发展,带动一方致富。信用社的杨师傅一年车厘子收入达10多万元。车厘子产业的发展,也反哺了信用社的业务,每年车厘子上市之时,汶川信用社存款大增,每天一两百万的增长势头,五六月可增加5000多万元。

看着楼下车厘子和人群形成的那条彩色的“长龙”,我也融入了那幸福的海洋,深深为果农们丰收的喜悦所感染,也为他们辛勤劳作换来丰厚收入而欣慰。

汶川县美称“无忧城”,又到五月樱桃红,果农丰收真无忧啊。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