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过成诗
上周六我外出归来,在电梯间碰见楼下邻居妈妈带着小孩回来,简单寒暄了几句。邻居妈妈说,下午她带两个读小学的孩子去学乐器,男孩吹葫芦丝,姐姐弹古筝。他们都是纯粹的兴趣,学学好玩的,不去赶时髦考级的。
倾听寥寥几句平淡却也愉悦的讲述,望着隔三岔五遇到总在陪伴孩子进进出出的中年妈妈背影,刹那间恍然有梦,假如还有来生再世,假如自个还是个小孩,假如自己若有选择,肯定也十分愿意做这个邻居妈妈家的孩子。因为,这个邻居妈妈,敢把寻常生活过成诗。
虽说相识时间仅仅半年有多,但也粗略沟通知晓,这个邻居妈妈当下仍赋闲在家,上有三位老人要侍奉,下有一对儿女要养育,全家老少都要依赖男主爸爸的一份白领薪水。大约在半年前,听闻男主爸爸供职公司的老板猝然离世,因此引发了公司控股权之争,至今悬而未决,男主原本每月稳定的收入瞬间也飘浮起来成为未知数;还有,这个邻居妈妈的老母亲,春节过后去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如此这些,听来是不是会让人头皮发麻,想想是不是也要压力山大,若无远虑至少也有近忧吧。但惊讶的是,自从认识这个邻居妈妈一家子的第一天开始,到现在的半年多时间里,寻常日子耳闻目睹的人与事,一点一滴感觉到的,都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敢把生活过成诗的热情。
都说爱生活爱自己,要从一日三餐吃好饭开始。我刚刚搬进去小区没几天,傍晚回来惊奇发现门口放着有一大把番薯藤。后来打听一下,才知道是楼下这个邻居妈妈送来分享的。居住小区高楼附近,仍有不少长期空置的别墅。他们为节省三餐家用,自己到小区闲置的别墅里面去垦荒去种植,几乎每周都有新鲜蔬菜收获,丰收季节还会分送一些给邻里品尝。再后来,间中又见这个邻居妈妈,送来她手工自制的艾粄、清补糖水等甜美小食。原本单调重复的一日三餐,到了楼下这个邻居妈妈手里,感受到的是花样百出,享受到的是别有滋味。
其实,回望结缘相识的短暂时光,楼下这个邻居妈妈最让人肃然起敬的,仍是她敢把平淡日子过成诗的妙手良方。比方说,前些日子,她答应给小孩子买了两只鹦鹉回来饲养玩耍。未料某天外出第一只鹦鹉死了,过两天去沙岗墟又买回一只来陪伴第二只鹦鹉,但再过几天第二只鹦鹉也死了。为了让孩子们缓解一下失去鹦鹉的伤感,当天他们全家搬着小桌子带上小板凳,又上楼顶天台去吃晚饭。同样的晚餐,他们一家老小伴随着夕阳的余晖,可以边吃饭边观景边聊天,张望着天上接踵飞过的客机,奶奶、外婆老人们感到开心,邻居妈妈和孩子们都好开心。听说类似这样的楼顶天台晚餐,即使每一回都需要劳师动众搬这搬那,对于他们家而言早已并不鲜见。缘于换个环境进餐,实在是可以多份风景多份心境,也可多点感受多点开心。
要说平常日子最常遇见与看见的,最为感动与感叹的,仍是楼下这个邻居妈妈夫妻俩陪伴孩子的情景。有时碰到他们说是去球场玩耍,有时遇到他们说是去图书馆看书归来,也有时碰见他们说是去兴趣班学艺回来。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分享心理学书籍《为何家会伤人》,第二天楼下这个邻居妈妈就找上门来,追问书籍的相关内容,还当即上网买书。过后几天再碰面时,楼下这个邻居妈妈主动说,读了书中有关爱的六个谎言,她察觉到自己过往坚决不许孩子养猫的做法是不妥的,正在寻思要找个时间让孩子们去选购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夜来有湘江好友分享读书心得,他说:现代教育,言传泛滥,身教短缺,一如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说,务在口给。湘江好友仔细翻阅记忆,说他外婆没有接受学校教育,乐观笑口常开,自得其乐,活到九十五。最后湘江好友有所惑也有所悟地说,人生是不是知道得越多,欲望越多,想法越多,越不开心?
反观楼下这个邻居妈妈敢把生活过成诗的寻常点滴,其实细细想来,并不需要几多财富,也不需要学富车斗,可能最为需要的是一种心境一种选择,让真实的自己知道与做到。这不,刚刚又有身边人告知,楼下这个邻居妈妈早些时候家长相约,带着孩子一起去酒店吃自助餐,有同行家长吃饱离开时,又悄悄拿了几瓶酸奶塞进手袋里带走,还顺手塞了两瓶给楼下这个邻居妈妈。楼下这个邻居妈妈则当场在小孩子的眼光下,将酸奶全数放回食物架上,并私下劝告同行,大人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因为言行不一。
时下听了楼下这个邻居妈妈的故事,请问大家想到了什么?在下立马联想到的是一句名言:若是内心丰盈,万物皆是诗篇。
(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