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鸣||土制糖块时光(记忆/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张晓鸣 发布:2023-03-27

换扯白糖

“当当!当当!”挑着一副箩担,用一个小铁锤敲打一把刀片,边敲边喊:“换扯白糖——”这是以糖块作货币进行收旧的江南往事。

孩提时代每当正月结束,到了春暖花开之际,换扯白糖就多起来了。

“当当!当当!”箩担一停,无论在街头巷尾,还是台门里弄,都会有人簇拥上来。男女老少翻柜倒罐寻找废铜烂铁,拿出鸡胗皮、鸭毛毛……小孩更不怠慢,催着妈妈:“换扯白糖吃哉!”

收旧者大都不备度量工具,先用手掂一掂旧铜废铁,捏一捏鹅毛、鸭毛,再放入箩筐;然后,揭开箩担上扯白糖盆子的纱布,拿小铁锤击打刀片的顶部,将扯白糖一片一片切凿开。扯白糖盘在铁盆里,像一股大蚊香,白色的,由糯米煎成,是收旧者自己土制的。据说,在制作过程中因为要反复扯,故名曰:“扯白糖”。

“当当!当当!”扯白糖被一片片切开。换糖者、围观者,密密挤在换糖担周围。小孩一边看,一边馋得流口水。

一天,又来换扯白糖。

家里只有我一人,我寻遍屋内每个角落,找不出可以换糖的物什。见到左邻右舍的伙伴都吃着扯白糖,我受不住诱惑,就捧着一个黄铜烫婆子(江南一带冬天里使用的水暖具)出来了。结果被村里的“闲事婆婆”发现:“介好个烫婆子来换糖哉!一定是爹娘不在,偷出来的,赶紧拿回屋去!”我死活不肯。她拗不过我,只好自掏钱包,给我买了几片扯白糖,我这才善罢甘休。

母亲回家后,“闲事婆婆”告诉了事情的原委。

母亲劈头盖脸骂了我一顿,还揍了我几下。我放声大喊:“强强有扯白糖吃,婷婷也有,只有我没有……”我越喊越响。母亲看我委屈的样子,从大厨抽屉里拿出一块紫铜八卦给我。我接过紫铜八卦,破涕为笑,等待下一次换扯白糖。

扯白糖甜甜的,韧韧的,黏黏的,嚼起来略有薄荷味,带着我对孩提时代的回忆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糖的种类不断增加,质量也愈来愈高级:阿尔卑斯、福乐迷、怡口莲……包装精致、密封卫生、种类丰富,却只算得上大众家庭的一般食品,孙辈们再也不会为那些土制糖块馋流唾液了。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

最高37℃!中山高温橙色预警生效
14544人浏览   2025-07-06
小暑催夏盛,荷香沁满塘
14342人浏览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