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军万岁
1951年6月下旬,我们护士大队在38军各医疗单位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短期战地培训。此时,正是我38军在三八线前沿被换防后,下到二线顺川一带修整期间。
军政治部对我们这批护士大队学生兵非常重视和关怀。为提高我们的政治思想与军事素质,从志司总部请来了随军记者——军旅作家《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同志,给我们作一场关于“38军万岁”由来的报告。
二次战役时,魏巍跟随38军副军长江拥辉,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见闻了38军的英雄故事。他大约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从头到尾讲得很清晰,生动感人,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记忆。我重温写下这些文字,为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我尽自己所能,向社会传播更多的红色正能量。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军长梁兴初(左)、军政治委员刘西元(右)同副军长江拥辉(中)在入朝初期合影
魏巍同志讲,抗美援朝一开始,他就一直跟着志愿军司令部的。作为一名战地记者,他对一些人和事都是很注重搜集的。38军是1950年10月19日,从鸭绿江集安河口踏上战场的。同时,在此过江的还有42军及炮团、工兵大队等。其他部队是从丹东、长甸河口跨过鸭绿江的。第一批志愿军共六个军。我们正面只显示只是少部分战斗部队,而大部分部队都隐藏在山野丛林中。
朝鲜战场当时情况紧急,志司总部司令员为彭德怀,副司令员为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毛岸英同志是彭总秘书兼俄文翻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下设有几个处。志司设在战地北部大榆洞。
▲为了围歼美国侵略军,113师主力以14小时,迅猛直插敌后三所里,然后分兵龙源里,阻击南逃北援之敌。图为居高临下阻击敌人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南朝鲜部队发起了进攻,11月7日结束。此为第一次战役。志司为了总结第一次战役的经验教训,于1950年11月13日在大榆洞召开了志愿军党委扩大会议。除全体党委成员外,各军军长、政委都参加 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入朝第一次战役我军把敌人从鸭绿江南岸,打退到清川江一带,消灭敌人15000人,俘敌1000余人,战绩不小,壮大了军威。当然,我军伤亡也不小,这就需要很好地总结一下。
说到此处,魏巍同志在会上提高嗓音说:党委扩大会上,邓华副司令插话说,敌人的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飞机大炮、坦克对我们志愿军轰击,只要不是必守的重要阵地,我们就可以放弃。我们找机会和他们打运动战,减少我们的伤亡,我们就更有力量消灭敌人。我们一定要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彭总说,邓华同志还是很会动脑子的。不是必要的关卡,我们不要死守,一定要灵活掌握战场变化。韩先楚副司令员也插话说,和美军打夜战、近战依然是我军的优势。
在扩大会议上,彭总表扬了一些兄弟部队仗打得好,消灭敌人多,自己伤亡少,也表扬了335团坚守飞虎山五天五夜,撤出战斗步骤有序引诱了敌人保护了自己,这些都很好。但彭总话锋一转,会上严厉批评了38军军长梁兴初(注①)。
后来,彭总在会上也把气消了。他布置第二次战役。根据麦克阿瑟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已大兵团进入朝鲜的情况,按“麦克”(注②)的说法,中国只3万志愿军入朝应付一下,同时他轻视中国志愿军的战力。因此,彭总按照毛主席的来电指示,制定了“口袋战”(注③)。他把二次战役中最艰巨的任务交给了38军。接到任务后,军长梁兴初保证:“坚决完成任务!”
我军立即兵分三路,有的师的官兵沿着人迹罕至的崎岖山径,攀陡崖、越深沟,悄悄无声息地向南往敌后穿插,以期达到迂回阻击的战略目的。为了断敌逃路,梁军长迅即命令军侦察科长张魁印、113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组成600人的先遣支队,偷渡大同江,查明敌人纵深的兵力布置情况,还必须炸毁德川南武陵里通往顺川、平壤的公路大桥。
这样的重任,38军侦察兵完成得很好。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老电影,如196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奇袭》,就是根据这场战斗的真实素材拍成的(注④) 。
38军113师向敌后猛插,径直向战略卡口——三所里龙源里狂奔,先敌5分钟抢占了阻击阵地。这样的行军速度,在世界陆军史上为我独有。战士们一夜行程140华里。邓华副司令员说“真是神速,奇迹”!就在这时,112师的范天恩团长率领335团,也到达了阻击要地——松骨峰。这几处阵地,我军各投入一个连居高临下,利用自然地形顽强地阻击美军。敌人为冲开逃路,采取了飞机轰、炮弹炸,然后步兵冲等战术,有时成排成连地冲锋,但是都一次次被我英勇的志愿军官兵击退。阵地前敌尸成片。尤其在松骨峰、龙源里阵地战斗中最为惨烈。
▲战斗空前惨烈
我们的战士时刻想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如何消灭美国侵略军,因此不惜流血牺牲。敌人在我们阵地前,死得一堆堆的。战斗中,阵地被多次反复冲杀争夺。我军伤亡也严重。我阵地战士,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就跳出战壕与敌白刃格斗。有的刺刀捅弯了,枪托打断了;有的至死搂住敌人不放,让自己被燃烧弹烧着的身躯一同将敌人烧死;有的牺牲时,口里还咬住敌人的耳朵、鼻子。魏巍说,这些场景,都是战斗结束后,同志们打扫战场时看到的。这足以说明战斗十分惨烈。在335团3连驻守的松骨峰战场,当战斗结束时,阵地连重伤者只剩下7名战士了;113师337团3连龙源里战斗中,最后连轻重伤员在内也只剩下30人了。战斗初始,连队都是一百七八十名指战员。战斗虽然这样惨烈,但是我们志愿军战士,心中装的是祖国人民,因而不惜流血牺牲。守阵地的指战员牢牢地牵制敌人,使敌人未能从我阵地上逃过一人。他们把敌人卡死在阵地前,赢得了我主力部队包剿敌人的宝贵时间。我38军最终将美骑1师、24师、25师,英27旅、土耳其旅,李承晚伪1师等主力大部被分割、包围、歼灭。
魏巍同志说,当激烈的枪炮声逐渐稀落下来时,他跟副军长江拥辉在军指挥部的山腰上,看到一队队被俘的美军走过,李承晚伪军被压送向后方走去;公路上,被我军打毁的坦克、装甲车,以及汽车一眼望不到头。战线北部,敌人全部败下了阵;战线南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径直逃到三八线以南了。第二次战役,我军共歼灭敌军3万6千人,其中美军2万4千(包括东线)。志愿军副司令韩先楚战役开始就深入前线对战局了如指掌。在38军指挥部,当战斗结束时,他立即打电话向彭总汇报:38军打得好啊!彭总对此次战役取得的重大胜利很满意,说38军确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志司必须嘉奖他们。他在写战报时表扬了38军。当参谋把战报拿走时,他考虑了一下,又将参谋叫了回来,在战报上添加了这样几句话:“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
从此,38军名扬天下。当战报传到前线38军军长梁兴初手中时,他看到”38军万岁“这几个字的时候,眼泪从这钢铁汉子的脸上流下了。他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魏巍同志报告会说到这里时,也感动了。他压低声音说,“万岁军”是这支部队优秀的战斗作风得来的,是我们志愿军战士英勇战斗得来的,是我们牺牲的战士争得的。万岁军的光辉,将永远在人民心中闪耀!
说完,报告会到此结束。我们全体护士学生兵,全体起立,发出了一阵雷动般的掌声,同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最后,我们高唱《志愿军战歌》离开了会场(注⑤)。
注:
①《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38军长梁兴初在军党委会上传达了彭总对38军的批评,同时也主动承担了责任;
②“麦克”是麦克阿瑟的简称;
③口袋战,即张开袋子大口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然后将“口袋”封住歼之;
④ 美国军事史权威著作《战争之道》中,作者认为“朝鲜战争中的志愿军第二次战役,是20世纪改变世界历史的战役之一”“正是此战役,中国军队最优秀素质显尽无疑……”;
⑤ 呼口号、高唱歌曲,体现了我们这批学生兵以老兵为榜样,激情澎湃的战斗精神和青春活力。
(部分文字表述、统计数字及图片,作者参考或摘自《38军传奇》和《38军在朝鲜》等著作。)
作者简介:抗美援朝老兵,现年90岁。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