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桑卓玛||柴篱上的乡愁(实力/散文诗)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日报 作者:曲桑卓玛 发布:2023-02-07

柴篱上的乡愁(三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

水稻黄了,阡陌纵横里储满了稻穗耳语般的芬芳。

稻香,蛙唱,燕子眷恋的梁家坝。仿佛在那个月明星稀的晚上,辛弃疾也曾踩着露珠闪闪的板桥,来到了柿子红透半边天的大川,与传瓦寺的韩道士饮一杯热茶,看玄鸟南飞的田野又将陷入怎样的沉寂?

白龙江,一条亘古的大河,一条先民们依恋了千万年的记忆之河。羌水,桓水,白龙江,不同的称谓全是你,而又不完全是你。梁家坝的稻子垂下了她柔媚的眼神,在白龙江温柔的臂弯里甜甜入睡。

江流石不转。多年以后,江畔的沃野良田早已不种水稻,那一棵棵珍贵的狼毒菌破土而出,丰盈了农夫脱贫的愿景。此刻,虽不能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却依然可以将幸福与喜悦点滴浸润笔尖,将水流千里的欢喜忧愁一一放下。


曲告纳

风起,一粒粒音符四散而逃。

清风竹影交错,桂花纷飞于浓烈的香气中。月圆的中秋,我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久违的曲告纳。此刻,只需独坐院中,浅饮一盏甜蜜的蜂汤酒,看牵牛依依挂满柴篱。小巷回环,寂静曲折得犹如历史传记。

苍石冷寂,清流不语。

河声,忽远忽近,像是呼喊又像叹息。弱水三千,终究没有饮下那最解渴的一瓢。手铃声声,朵迪舞粗犷的节拍,在蜜香阵阵的天干吉祥节,上演了一年又一年。先祖以云朵击开每一座山,让河流找到了方向,让天地不再混沌,让四野长满了青稞和小麦。

珠玛朵迪告诉我们,山洞里也曾是温暖的家。

茶香半暖,秋虫微噪。从风景如画的瓜欧,到人杰地灵的盖欧,再到朵迪翩跹经年流传的天干,每一个村寨都镶嵌着过往的悲喜,往事依稀成一片薄雾,抑或一眉残月,一块耕种收获了无数次的荞麦地,或者一滴远离江湖的纯净之水。林木萧萧,回望钢蓝的青沙梁,悠悠茶马古道,看尽兴衰多少事?黑番的马蹄,辽远着一树火红的枫叶,又一遍遍回响在心间。


西街

传说,灯起隋唐,文盛明清。

一个个街廊,一幅幅楹联,墨香从历史的深处飘来。

十里松棚十里灯,山村水墅,游人杂沓。昨日边关荒塞,如今已是藏乡江南好风景。古老的西街,“中国第一楹联文化街廊”的牌匾高高挂起,泉声盈耳,廊下的楹联或龙飞凤舞,或笔走龙蛇,一排排灯笼映红千年墨香。

西街楼子高耸于闹市,巍峨楼门上,张海先生泼墨写下“舟载小江南,摇曳而来,任沐雨栉风,沧桑不改龙腾梦;曲萦新陇上,铿锵以动,信依山傍水,藏汉同襄凤涅图。”

舟曲,是水墨洇染的那朵莲,远离俗世而又根植于俗世。画莲赏莲,写莲叹莲,莲池的泉水依然甘冽,谁愿借一壶清茶度黄昏?飞檐小亭,拱桥曲栏,层层叠叠的莲花池,可曾梦见翩翩雅士今又齐聚泉边吟诗作对?

作者简介:曲桑卓玛,女,藏族,又名赵桂芳,甘肃省舟曲县曲告纳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七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舟曲文艺》期刊主编。现供职于舟曲县文化馆。有散文诗作品发表于《飞天》《散文诗》《草原》《格桑花》等刊物,作品入选《2020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等选本,出版个人散文集《坐看云起》。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