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宁静 浮生万物
——游淡浮院随感
秋高气爽时节,我与友人相约,再次来到潮州淡浮院游览。
我并非游山玩水之人,却对这淡浮院情有独钟。只因它古朴雅致、葱郁。淡浮院,且不论其山环水旋、茂林修竹,单论院名,便皆已将古韵之气尽收其中。“淡泊明志,浮生若梦”,或许淡浮院之名,取的正是出自诸葛亮与李白这两位千古奇才的阅世总结吧?
淡浮院,又名淡浮收藏院,广聚中外文化之瑰宝。它位于潮州东郊砚峰山麓,坐东朝西,青山常伴,绿水环绕,古朴大气。迎面,是一座气势磅礴的长数十米、高十数米的石牌坊,正中,悬挂一大牌匾,上书“粤东菁华”四个大字。两侧,上悬“金声”“玉振”两块牌匾。此处牌匾上书之字,皆出自饶宗颐先生手笔。
▲ 淡浮院古鉎牛(配图/邱楚萍 摄 陈小丹 提供)
淡浮院内,所有建筑都暗藏着经典学理之规划,厅殿楼阁,峥嵘轩峻,点缀精美,一切人为设计之鬼斧神工,与自然景观之葱茏绿意浑然天成,相得益彰。院内花圃中,簇拥而立着吉祥之物各大神兽:麒麟、青狮、盘龙与鉎牛。鉎牛,为潮州人所熟悉,即潮州谚语里“十八梭船廿四洲,二只鉎牛一只溜”中的镇水宝物,镇守潮州湘子桥。用鉎牛作为此地的镇院神兽,自有其道理:砚峰山,“砚”为文人雅士润墨笔耕之物,如同鉎牛为农夫所用,耕种田地。
院中,随处可见彰显中泰友好的细节。大殿中轴线上一块阴阳土,上书“阴阳交泰”四字,易经术语,亦可看作中泰文化融合、中泰人民友好之象征。主殿正中央的牌匾,三个鎏金大字“淡浮院”,乃末代皇帝溥仪之弟溥杰所书,特意从泰国淡浮院拓本移植而来。
西侧靠墙处,建一碑林长廊,内置一块块长方形黑底石刻碑文。碑文中,从商周至当代,篆隶楷草,铁画银钩,春蚓秋蛇,诸体皆备。笔法或苍劲有力,或秀逸超脱。在此,犹如欣赏着一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之书法艺术盛宴。
上山小道略微陡峭,青石阶铺就,一路蜿蜒直抵山腰。半山之上,几棵大树掩盖下,巍峨矗立着砚峰书院。松柏森森,秀竹郁郁、芳草青青,一派肃穆、幽静之气。
砚峰书院东侧,便是天下货币宝藏收藏地交泰殿。大殿的展厅,有几条长条形玻璃柜,每个柜中,有数条扇形金属长方体,间隔位置有序摆放,上边陈列商代贝币,春秋战国刀币、布币,秦半两,汉五铢等中国古钱币,还有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地区发行的钱币,令人联想到潮商闯荡四海,足迹踏遍世界各地。
潮州人做生意,在世界各地口碑极佳。不仅仅因潮州人头脑精明、雷厉风行,更值得欣赏的是他们刻苦耐劳、坚韧不屈的精神。这让我忆起少时听亲戚谈论的远房亲戚陈阿发。论辈分,我得唤他表老叔。当年的表老叔,年刚十五,便与村里的六七名乡亲,一起远赴马来西亚谋生。当时的马来马来西亚,非富裕国度。年轻的表老叔,为了想要过上三餐温饱的生活,作为长子的他,更想为家里减轻负担,凭借年轻气盛之勇,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到了马来西亚,才发现,作为一名异国游子,犹如无根浮萍,找活儿干甚为艰辛。文化不够,无法胜任掌柜一类的文书工作,便只能干苦力搬运之类的粗重活儿。幸好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重要的多港口国家,船行不少,有一家船行将其录用。此船行的头家祖籍也是潮州的,因此对潮州来的乡民颇为照顾。加上表老叔勤劳肯干,虽年纪小身体弱,却有着一股狠劲。一开始,他只做些苦力活,但却不甘愿只干力气活。时常他会在干完活之后,跟着去仓库学管理方法,还缠着掌柜问如何计数。由于他年纪最小,人品忠厚,人也勤快、聪明,人缘颇好,大伙也乐于与他打交道,对其倾囊相授。他很快学会船务管理,被头家重用。后来,头家还将自己的一条小船廉价卖给表老叔,他自此开启新的人生航线。有所成就的表老叔并没忘记自己家乡,经常回乡投资,帮助家乡发展,成为乡绅名贤。
在浮想联翩中参观完“天下货币宝藏”,离开淡浮院时,我又抬头望了望身后这座绿树环抱、花草簇拥的“粤东菁华”,对“淡浮”两字又有了新的理解:淡,淡泊宁静,上善若水;浮,浮生,浮在水面上生长。“淡浮”两字,意含淡泊宁静,浮生万物。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想。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