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芋饼
竹芋饼,是沙溪隆都的一种民间美食。
竹芋在这里广泛使用,除了煲汤、剁饼等食用方法,还有打粉、切片晒干等药用之处。
▲ 地里的竹芋(配图/陈龙辉 摄)
据《中华草本》记载,竹芋味甘、性凉,清肺止咳,清热利尿。主治肺热咳嗽,小便热痛。而关于食用方面,则无记录。沙溪隆都地区把它当成食品,正合了中医“药食同源”之法。
清明前后,选剩下的零碎土地栽种竹芋。田边、树下不论,可单株可垄栽,可阴凉可爆嗮,地力可肥沃可贫瘠,就是这么好侍弄,无虫无病,属农作物的附属品,到了十一月份,待它的植株泛黄,离主株八寸左右,挖一锄头,整株带起,一般都有五六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那就是竹芋。
我小时候,竹芋收成那可有口福了。那时虽然穷,可是父母总有办法能找出五毛钱去割一斤肥肉回来,只记得票子很新,压得很好。
剥几个新鲜竹芋,把一半猪肉洗干净,放点菜干、豆子,反正都是地里产的,有什么放什么,就没什么穷讲究,煲一锅汤,香味飘出好远。再把一半的肉剁竹芋饼,足足放好多竹芋,估计有两斤的样子,所以吃起来没有什么肉,只有竹芋的清香。可是这也是我们难得机会啊,开荤菜。那个香啊,到现在都忘不了。
剁竹芋饼和煲汤是家乡的传统菜式,一到十一月份,好多的传统隆镇食店都有这两个菜推出。一般的做法是取竹芋的头部煲汤,尾部用来剁饼(因为尾部纤维较少,口感好)。煲汤的方法很简单,用猪大骨、红萝卜、竹蔗、竹芋等一股脑放入煲就行了,没多大讲究,或者用西洋菜加竹芋加大骨也是很受欢迎的。
反而剁竹芋饼就讲究得多了。选用猪网油或“不见天”(猪的胳肢窝)的部位,其他部位不够香,比例是两份竹芋一份肉,剁的时候讲究的是用刀背,这样不会把肉切断,肉不会散,有劲道,剁的时候放点盐即可。现在的人贪图方便,在市场上买那些剁好的肉末,快是快了,吃起来总是没有那个味。老人说剁好了要顺着把它放在碟里,反着放听说味道差一点,蒸十分钟。端上来,放葱花,滴两滴酱油提鲜,那竹芋特有的清香味,真的“藏着”整个夏天阳光的味道呢。
上了年纪的人一般都知道有这两道菜。年轻人则通过老年人的相传,知道有这两道菜。所以怀旧的、贪图新鲜的都会来隆镇的食店找寻这两种特殊食品。
竹芋会放老,所以要吃新鲜的。聪明的劳动人民会把它晒干,甚至打粉,都是用剩下的,没多大食用价值的,切片,晒干,放在封闭的罐子里,什么时候亲戚从香港回来,让他们带回去,被视为至宝。而打粉,也是把含纤维多的边角料,拿去专门打粉的地方打烂,拿回家用水冲洗,把渣用纱布隔掉,剩下的水经沉淀,留下的是细腻的竹芋粉。把它晒干,打碎,入罐子,封好,就是农民家里的宝了。有邻居小孩发烧咳嗽,拉肚子什么的,吃了便好。村民一般都会互相赠送,在农民眼中,都是地里产的,不值钱。
我妈就藏着很多竹芋干和竹芋粉,方便了许多邻居。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