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筠子||秋雨芭蕉(讲述/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作者:水木筠子 发布:2022-10-11

秋雨打芭蕉

岁月无声,草木却总是多情。

炎夏刚过,又一个台风生成。正当人们严阵以待之时,台风却“调皮”地拐了个弯,并没有正面吹袭小岛。午间,台风的风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过。不一会儿,狂风夹着雨点,呼呼而过。路上的行人来不及躲避,撑开的伞立即被风吹反,淋得全身湿透。

窗外的几株芭蕉树,在风中矗立着。芭蕉叶已被岁月切割成一片一片,狂风吹过时,发出一阵阵“刷刷刷”声。

小岛未开发前,蕉林遍野。芭蕉是岛上的原生态植物群落,见证着岁月更迭,沧海桑田变幻。芭蕉与台风也成为一对默契的“朋友”,每逢台风的突然来访,芭蕉也习以为常了。芭蕉生于斯长于斯,早已练就一身防御本领。任狂风摇曳,暴雨摧打,愈加磨砺了它们的意志。

蕉叶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依然与树茎紧紧相连,傲立不倒。

随着小岛成为开发热土,建设者蜂拥而至,蕉林、鱼塘渐渐消失了。处处是工地,一幢幢现代建筑物拔地而起。办公室的附近,幸运地遗留几株芭蕉树。多少年过去了,它们像几个忠实的卫士,无怨无悔始终坚守岗位,守护着这一片土地。

此刻,雨打在绿蜡般的芭蕉叶上,溅起浅浅的水花,风拂过,落下片片水帘。芭蕉叶阔大,长长的椭圆形,脉络纹路清晰,深绿中带光泽,像上了一层厚重的油彩。雨打过的芭蕉叶,格外清新翠绿。不一会儿,太阳冲破云层,艰难地露出了半边脸。蕉叶上布满一颗颗水珠,随风滚动,如镶嵌在绿幕上的珍珠,晶莹剔透,夺目耀眼。

打开手机,播放一曲广东音乐《雨打芭蕉》,十分应景。一阵阵器乐敲打,节奏急促明快,声声切切,如雨声淅淅沥沥,又如纷纷滚落玉盘里的大珠小珠。雨是一种闲愁,一片惆怅。古人听雨打芭蕉,愁情顿发,便生出“一点芭蕉一点愁”“雨打芭蕉叶带愁”的感慨。

一缕离愁别绪,顷刻间被唤起。以前的同事蓉,发来一个短信调侃:“台风马安来了,你在马安,是否安好?”我仿佛看到小巧精致的她在做鬼脸,“呵呵呵”地笑个不停。

那时,蓉比我提前两天到岛上工作,我们成为最早到岛上的一批“拓荒牛”。一切的工作,都要从零开始。同事们从五湖四海,不同的岗位,来到岛上工作。大家对小岛未来的发展充满期盼,在繁忙的工作中,彼此团结合作,没有任何隔阂。良好的氛围中,大家成为好搭档,下班后是好朋友,到处寻觅美食。

蓉性格大方开朗,与她很谈得来,还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喜欢吃蕉蕾粥。岛上的蕉树林立,却没有餐厅有出品蕉蕾粥。要吃到美味的蕉蕾粥,还得回城里,再穿越几个村庄,在那些毫不起眼的小食店里,才能觅得到。

蕉蕾,是芭蕉树上的花蕾。层层包裹的紫色蕉蕾,亭亭玉立在碧绿欲滴的芭蕉叶丛中,如荷花仙子,灵动飘逸。下部的苞片向外反折时,便可见到排成一行黄色花蕊。把蕉蕾割下,剥开苞片,选用鲜嫩的蕉蕾芯,做成蕉蕾汤、蕉蕾粥、蕉蕾三丝等一道道美味佳肴。蕉蕾粥,粥底奶白,清香鲜甜,再加入花生、瑶柱、鱼茸、鸡丝、蚬肉、葱花、韭菜等佐料,色香味美俱全,滋味无穷。

芭蕉懂得守静,生命力极强。一点贫瘠的土壤,在荒郊野岭,也可洒脱地成林,任狂风雨摧,依然婆娑摇曳。有时被刮倒下了,又从周围长出新苗。给它一点阳光,很快就茁壮成长。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任“流光把人抛”。万物轮回,四季更替,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雨,总是不期而至。临窗听雨打芭蕉,又是一种意境。伫立在芭蕉叶下,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思。这样有情调、有美感的雨打芭蕉,确实令人陶醉。

心随境转,在我看来,一碗美味的蕉蕾粥,更可解百般愁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草木染上诗意,亦可掩去人世间的喧嚣与不安。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