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史炎||沟墘,那些诗意的栖居(实力/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作者:余史炎 发布:2022-09-28

沟墘,那些诗意的栖居

我们的日子总被劳累挤满,也习惯了忽略,而诗意从不因此销声匿迹。比如沟墘,存在着,一切的诗意都仍然存在着。这是韩江之畔的一座古村,始创于南宋,因村旁有沟渠,故称沟墘,后改高墘,雅化为高义。然而,我觉得还是沟墘这名字叫起来亲切,也道不出其他的原因。

我是第一次来沟墘,之前只是听说过,记得好像有座榕树根盘成的门,有座神秘的云露庵,有座“蟹局”大宅,有几座府第、祠堂,还是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同志的故乡。只可惜,我不是一个建筑专家,也不是考古学家,更不是一个历史学家,我只是一个跟大多数人一样生活着的人,到这里来看看热闹而已。

这次因为有一个活动,我驱车跟着前面的客车绕了些小路,到了沟墘村。一进村,人似乎在平淡与宁静之中,而一切正在发生着。林若故居前的灰埕并不空旷,仅见一个小贩摆着一地摊的水果,他没有吆喝,神情自若地站着。他的斜对面是池塘边榕树下的老人,他也不言语,只是静静抽着烟,偶尔看看我们,或许他已经习惯了, 因为许多人来沟墘都是奔着“林若”而来的。我们也一样,先是进了“老书记”的故居,去走走、看看、听听,去缅怀、瞻仰、感受一下这位先辈的一生。我看了许多照片,也听了村支书的林烨先生讲了“老书记”的那些事迹,而他所讲的是事迹,我记住的是林若,自然也就忽略了林烨。

走出林若的故居,从这座院子的后门出去,进入了一条小巷,巷子里老人探出头来,看着我们,他家的鸽子站在门槛上看着我们,墙角的草也看得我们。天一放晴,一切看着我们的都那么明朗。我们一行人,也放下心来,急着想看看巷外的一切。穿过巷子,“蟹地”祖厝的前面,灰埕像一张长布自东向西铺了开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点不假。就在这里,祖厝前的池塘水草丰满,池塘边的古榕盘虬卧龙,古榕树下蹲着的是村里的哑巴,笑着看着我们,他的旁边卧着一头老黄牛,老黄牛旁边几只鸡儿站着、睡着,他们聚在了一起,各自寻找着舒适的姿势,不言语,也不逃离。我们走着、看着、谈论着,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长布里的点缀。

中午悄然而近,我们只是客人,不然也能跟着他们蹲着、卧着、甚至是睡着。后面那座祖厝看着这一切,也应该经历了好几百年,祖厝格局如螃蟹,东西伸出的两座墙如车轭,林烨先生说祖厝像一只战车,我倒觉是一位慈祥的老人伸出双臂抱住了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在这里,我几乎忘了自己是客人,倒像是个孩子。

时间不多,我们不得不加快步伐,匆匆地在祖厝里左顾右看,便往云路庵的方向走去。乡间的路是多情的,让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老屋矮小而亲切,黑黑的古瓦,爬满青苔的土墙,从不扼住生的冲动,在宁静之中你可以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地裸露自己的颜色。有些老屋子前面,主人种的花儿也显得特别惹人,与城里比起来,它们仿佛特别自信,也不用去做多余的攀比,自个儿开着、笑着倚在屋旁,仿佛在叫着、嚷着,争着让人们过来分享她们的笑容。失修的老屋里,蓝布裙也不甘示弱,攀上墙角,伸出脸儿,在窗外绽放出蓝的、黄的、红的、白的……诉说着她的色彩。

我想,就成为这里的一朵花吧!但是,时间让脚步不敢停歇下来,正像她们在岁月的缝隙里仍然热爱生活一样,我不得不跟着其他人来到了云露庵。这座庵已经不再有神灵驻守,也没有人去打理。庵门肚上的贝灰浮雕是两匹神马,左边是赤兔,右边是青马。据说,曾经有人见这两匹马在夜里从庵中出来吃掉村民的庄稼,受到村民的投诉,于是庵里的主管请来了善于绘画的高人,用贝灰雕的形式,把神马“请”到云路庵门墙两侧,并用铁钉钉住,从此,神马再也不会出来偷吃庄稼。我猜想当时是有人常去偷庄稼,编出这个理由来忽悠村民的,而庵里的主管怕惹来是非,将计把马给钉住,偷庄稼的人找不出理由来只好收手,而村民也以为真有神马偷了庄稼,不再去追究。传说,让他们和谐相处,诗意地生活着。

参观完云露庵,已是日正中天。我像是扑通一声扑进了画框里,而时间的声音却一下子将我们从画框里拉了出来。午饭的时间到了,我只能跟着大家出了村子,去吃午饭。饭桌上,沟墘的声音继续响着,每一粒饭都像是村里的每一个带着色彩的音符。我们还谈到了林若,林烨先生说了一句话:“如果不是林若担任省委书记,而是村里的其他人,那么沟墘会更好!”让大家都瞪大了眼睛,但又会心地笑了。此时,我不但记住了林若,也同样记住了林烨。沟墘人就这样朴实,我分明看到了他们都清澈如水,不带半点尘埃。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轻柔的湛蓝》诗中这样诉说:“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充满劳绩,但人,诗意的栖居在此大地上。”当你的日子挤满了劳累,我们不必仰望,无须质疑,你愿意诗意地栖居,也可以如沟墘那样存在。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向才志  三审 岳才瑛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