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毛毛||自然书(实力/散文)
栏目:文棚 来源:中山+ 作者:余毛毛 发布:2022-09-21

自然书

这几个月,读了些和自然有关的书籍。

法家作家布封的《自然史》、法布尔的《昆虫记》和米什莱的《米什莱知识散文》。布封的《自然史》有好几十卷,我读到的只是一本不厚的选本,他说到的是一些关于动物的知识。布封的文笔洗练优雅,干净利落,严谨中暗含激情。他写的马、骡子、老鹰、蜂鸟、狼等,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尤其讨厌狼,当然,这并不是他个人的好恶,他是根据它们品性来定义的。法布尔也真是厉害,从来没有一个人对微小的昆虫下过那么大的气力;他是在五十岁的时候才开始写《昆虫记》的,而且他那时候也非常穷。法布尔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连粪球里的虫子他都不屈不挠地跟踪研究。他不仅自己找虫子,还花钱从乡村孩子那收虫子,还发动子女帮助他。他六十多岁的时候娶了个21岁的姑娘,他的新婚妻子也跟他的子女们一起帮助他。法布尔高寿,活到快九十岁。米什莱是位伟大的历史学家,伟大到雨果都称他是法国的良心。他写的大海、森林、山峰、鸟儿……读来真是一种享受,他有一种非常沉稳和坚定的性格,我非常喜欢他。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大伙都非常熟悉了。梭罗有一种康健、敏捷、有力的品质,我称他为大自然中的王子。其他的还有约翰·巴勒斯的《白雪与红狐》、亨利·贝斯顿的《遥远的房屋》。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转悠,他们有着惊人的独自生存的能力,什么危险他们都不怕,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克服。他们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驴友,在他们的笔下,美丽、神秘、壮观的大自然无不精彩纷呈,读他们的书,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精神升华。还有就是杰出的女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海洋传》和《寂静的春天》。读《海洋传》的那几天,我仿佛感到自己的身体里都晃动着海水,能感觉到洋流的奔涌和波浪的拍打,那真是神奇的体验;而《寂静的春天》则是部振聋发聩的环保杰作,那里面虽然有许多化学知识我看不懂,但我也能感受到那令人不安的杀虫剂和化学产品对土地、河流、庄稼、森林、鱼类和鸟类的危害。再就是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他也是个像蕾切尔·卡森那样为人类的命运而担忧的人,他说:“有些人在没有野生的东西的情况下也可以生活,而有些人就不行。这些随笔就那些离不开野生的东西的人们之喜悦和身处两难的表达。”这种表达是作家式的更是哲人式的,这种表达,美国学者苏珊·福莱德说:“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这个人非常重要,重要到如果没有他,我们现在人类的生活肯定会更糟糕。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林中水滴》和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一篮云杉球果》。俄罗斯广大的森林、草原、山峦、湖沼、荒野……养育了他们一种非常浓厚的抒情气质。他们在其中漫游、打猎、垂钓、写作……他们更多的是把大自然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普里什文说:“要知道我笔下写的是大自然,但自己心中想的却是人。”他还说他的写作是“为了那些感觉到了日常生活中飞驰而过的瞬间的诗意,却又苦于自己无法把它们捕捉住的人而写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也说:“实际上,我们顶礼膜拜的所有真正的、名副其实的散文作品,讲的都是一个问题——人的问题,作家是为人而工作的。他们极力想向人们吐露自己心灵里积聚和培育的所有美好的东西。”

是的,大自然养育了他们高贵芬芳的精神气质和卓越的才能,而他们也是毫不吝啬的将它们表达出来,力图感染更多的人,他们体现了一个真正作家的价值和使命,否则我们需要作家干什么呢?

日本作家德富芦花。他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1907年,他拜访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回国后就到东京郊区的一个村庄开始了晴耕雨读的田园生活,他要做一个“美的百姓”。我真是激赏这个念头,“美的百姓”,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做的呢?他也真是完美地做到了,他那东方式的浅吟低唱非常迷人,更能激起我的共鸣。他对乡村社会风气和民俗的表达也能让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他的大自然不像法国、美国、俄国的空旷无人的大自然,他有着更多的人间烟火气,读来更为亲切动人。

读了这么多和大自然有关的杰作,一个人不受其影响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影响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还是用亨利·贝斯顿的话来作结尾吧:“无论你本人对人类生存持何种态度,都要懂得唯有对大自然持亲近的态度才是立身之本……支持人类生活的那些诸如尊严、美丽的诗意的古老的价值观就是出自大自然的灵感……抚摸大地、敬重大地、敬仰她的平原、山谷、丘陵和海洋。将你的心灵寄托于她那些宁静的港湾。因为生活的天赋取自大地,是属于全人类的。这些天赋是拂晓鸟儿的歌声,是从海滩上观望到的大海的宽厚以及海上群星璀璨的夜空。”

(不收微信来稿!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①文体②真实姓名③银行户名④银行账户全称细到支行⑤账号⑥身份证号码⑦联系电话⑧联系地址。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徐向东 二审 韦多加  三审 黄廉捷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阅读